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國重器”點亮香港“創科博覽二〇二二”

發布時間:2022-12-20 10:4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新華社香港電(記者陸芸)“祝融號”火星車1∶1模型、萬(wan) 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模型、時速600公裏高速磁浮列車係統……一係列“大國重器”近日亮相香港會(hui) 展中心,讓市民有機會(hui) 近距離參觀國家大型科技項目。

  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22”近日在會(hui) 展中心開幕,展出約50項國家級展品,涵蓋航天、陸地、深海、智能、生物科技五大領域,其中“祝融號”火星車模型等為(wei) 首次在港展出。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典禮上致辭表示,本次展覽除展示一般香港市民比較少機會(hui) 接觸到的國家深海科技和陸地科技,也包括近期大家特別關(guan) 注的航天科技。“香港市民參與(yu) 國家航天任務,從(cong) 前我們(men) 覺得遙不可及,但最近幾年國家開放越來越多機會(hui) 給香港,讓更多愛國愛港的市民有機會(hui) 一展抱負,實現夢想,貢獻國家。”

  國家科技部部長王誌剛視頻致辭表示,香港科技力量作為(wei) 國家科技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會(hui) 分享國家科技創新發展重大機遇的紅利,也一定會(hui) 為(wei) 國家科技創新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在開幕典禮上致辭表示,基礎研究的實力、人才競爭(zheng) 的優(you) 勢、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香港科創擁有創新自信的底氣所在。香港應把握曆史性機遇,積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加快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在博覽會(hui) 現場,市民還可以參與(yu) 一係列互動遊戲:戴上VR眼鏡,觀眾(zhong) 仿佛置身中國空間站內(nei) ,親(qin) 身體(ti) 驗了解空間站的各艙段功能,還能跟隨“航天員”一同出艙,從(cong) 太空俯瞰地球的壯美。

  在萬(wan) 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模型前,九龍工業(ye) 學校高二學生鍾鬆潤駐足良久。他從(cong) 小便對航海和深潛很有興(xing) 趣,這次展覽讓他學到比書(shu) 本上更加立體(ti) 生動的知識,更清楚地了解了潛水器的構造。“看到我們(men) 國家的科技進步,我感到非常自豪。”

  今年3月,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國家首次批量研製的6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02批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本次博覽會(hui) ,銀河航天也將這批衛星的1∶1模型帶到現場。

  銀河航天公共事務總經理徐穎告訴記者,香港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有利於(yu) 低軌衛星通信產(chan) 業(ye) 落地以及向海外推廣,而香港在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基礎研究等多方麵具有人才優(you) 勢,希望通過展會(hui) 加強和香港各類科研機構的技術人才合作。

  據了解,本次博覽會(hui) 還展出了香港特區成立25年以來的科研成果。其中,香港理工大學展出了其科研團隊研發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簡稱“火星相機”)和月壤表取采樣裝置等。

  率領團隊研發這兩(liang) 項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表示,香港有眾(zhong) 多科研實力突出的高校,隻要對年輕人加以引導,讓他們(men) 產(chan) 生創科興(xing) 趣,香港一定能為(wei) 國家科技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創科博覽2022”主題為(wei) “科技引領未來”,是繼2016年至2018年團結香港基金連續三年舉(ju) 辦創科博覽後的第四屆博覽會(hui)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