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成功通過
新華社加拿大蒙特利爾12月19日電(記者黃垚、史霄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第二階段會(hui) 議19日淩晨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框架”),為(wei) 今後直至203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新藍圖。
經過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近兩(liang) 周的談判磋商,在大會(hui) 主席國中國的引領和推動下,各締約方在“框架”目標、資源調動、遺傳(chuan) 資源數字序列信息(DSI)等關(guan) 鍵議題上達成了一致。
COP15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曆經4年,我們(men) 終於(yu) 來到了旅程的終點。“我們(men) 手上的一攬子文件能夠指引我們(men) 所有人共同努力,共同遏製並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讓生物多樣性走上恢複之路,並惠及全人類。”
會(hui) 議除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和相關(guan) 的監測框架,還通過了關(guan) 於(yu) 資源調動和技術科學合作及支持其執行的決(jue) 定、關(guan) 於(yu) 規劃監測報告和審查機製的決(jue) 定、關(guan) 於(yu) DSI的決(jue) 定等一攬子文件。
“這個(ge) ‘框架’曆史性地描繪了2050年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曆史性地將DSI落地路徑納入,曆史性地決(jue) 定設立‘框架’的基金。”黃潤秋說,“可以說我們(men) 正在采取果斷的行動逐步邁向願景。”
COP15主題為(wei) “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ti) ”,包含兩(liang) 個(ge) 階段會(hui) 議。第一階段會(hui) 議2021年在中國昆明成功舉(ju) 行;第二階段會(hui) 議於(yu) 今年12月7日至19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shu) 處所在地蒙特利爾召開,中國繼續作為(wei) 主席國領導大會(hui) 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