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做好脆弱群體服務保障工作
北青報評論員
增強服務保障脆弱人群的主動性、針對性和精準性,要全麵提高救治能力,完善分級診療體(ti) 係,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加強急救服務力量,提高重症救治率。要強化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全麵發展。比如,采取流動接種車“送苗上門”等措施,提升脆弱人群疫苗接種服務的溫度和便利性。又如,上門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解讀,幫助脆弱人群掌握疫情防控知識,養(yang) 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12月25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hui) 強調,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仍處關(guan) 鍵時刻。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上來,著力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紮實做好醫療救治和資源調配工作,進一步保護好老幼病殘孕等重點人群,加快推進全市疫苗接種。24日召開的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會(hui) 議強調,老幼病殘孕等是疫情中的脆弱群體(ti) ,更是社區工作重點關(guan) 注的對象,要提高對他們(men) 的服務保障能力,針對實際情況和需求,主動對接、上門服務、幫助解決(jue) 困難。
“新十條”發布後,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工作重心從(cong) 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保健康、防重症成為(wei) 核心目標。近段時間,北京遭遇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疫情衝(chong) 擊,感染人數較多,醫療機構救治壓力持續加大。其中老人、孩子、基礎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免疫力相對較差,是病毒的易感人群;孕產(chan) 婦、急重症病人的需求等不得,一旦有事都是急事大事。加大對脆弱人群的關(guan) 心幫助力度,讓他們(men) 得到重點照料,是無數家庭的深切牽掛。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ju) 措,保障好群眾(zhong) 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ti) 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症。”北京市要求采取主動對接、上門服務等方式,進一步增強服務保障脆弱人群的主動性、針對性和精準性。這是高標準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的具體(ti) 體(ti) 現,也是積極落實優(you) 化調整的防疫政策、應對感染高峰的有力舉(ju) 措。
心中有底,方可從(cong) 容。增強服務保障脆弱人群的“主動性、針對性和精準性,首先要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通過走訪登記,全麵摸排脆弱人群底數,做細做實基礎台賬。同時,動態關(guan) 注脆弱人群的健康狀況,經常麵對麵關(guan) 心關(guan) 照、點對點排憂解難。要堅持以小見大,針對共性問題及時優(you) 化方案措施,推進從(cong) “有一辦一”向“舉(ju) 一反三”轉變,不斷提升服務保障實效。
當下重點之一是防止脆弱人群感染後變重症。增強服務保障脆弱人群的“三性”,要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基層組織、醫療機構之間的聯動協調,暢通就醫、用藥綠色通道,留足醫療資源餘(yu) 量,強化精準防疫的民生底線。
這方麵,一些地方已作出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實踐。近期,北京順義(yi) 區天竺鎮建立疫情專(zhuan) 班、鎮社區防控組、綜合保障辦、衛生院等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的特殊人員保障小組,統籌各類資源,形成了鎮-村(社區)-樓門(網格)三級聯動的階梯式特殊人群關(guan) 愛保障機製。截至目前,天竺鎮已組建7支特殊人群服務保障小分隊,建立了606人的特殊人群台賬,為(wei) “老弱病殘孕”等群體(ti) 開展遠程問診、代買(mai) 藥品、配送快遞、清理垃圾等服務。貼心到位的服務保障,贏得了脆弱人群及其親(qin) 友的普遍稱讚,有效增強了大家共同應對疫情的底氣。
增強服務保障脆弱人群的“三性”,要全麵提高救治能力,完善分級診療體(ti) 係,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加強急救服務力量,提高重症救治率。要堅持係統觀念,強化統籌兼顧,善用“十個(ge) 指頭彈鋼琴”,協調推進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全麵發展。比如,采取在社區(村)增設臨(lin) 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送苗上門”等措施,提升脆弱人群疫苗接種服務的溫度和便利性。又如,上門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解讀,幫助脆弱人群掌握疫情防控知識,提高“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養(yang) 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服務保障老幼病殘孕等脆弱人群的能力如何,不僅(jin) 檢驗治理水平,也考驗著責任擔當、為(wei) 民情懷。各級各部門和單位牢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認真落實新階段北京疫情防控各項舉(ju) 措,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關(guan) 心幫助脆弱人群,千方百計築牢疫情防護屏障,一定能確保疫情防控轉段平穩有序,平穩度過疫情高峰,早日取得首都抗擊疫情的全麵勝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