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春節檔電影何以“叫好又叫座”
【文化評析】
作者:呂珍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新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達67.58億(yi) 元,位列我國影史同期票房排行榜第二,同時獲得2015年以來春節檔期的最高評分,居曆史調查各檔期滿意度第三位。
春節檔電影“叫好又叫座”的局麵,既得益於(yu) 3年疫情之後觀眾(zhong) 高漲的觀影熱情,也得益於(yu) 中國電影在內(nei) 容與(yu) 藝術領域多方麵的探索。題材的拓展、主題的開掘、藝術構思的創新,都為(wei) 春節檔電影貢獻了不少精彩看點。《滿江紅》從(cong) 一首家喻戶曉的詩詞入手,虛構出小人物的動人故事,通過情節的多次反轉,傳(chuan) 頌普通民眾(zhong) 心中激蕩的忠肝義(yi) 膽和家國情懷。《流浪地球2》將人類視為(wei) 一個(ge) 麵臨(lin) 危機的共同體(ti) ,揭示唯有責任才能應對挑戰、攜手共進才能創造未來的道理。
與(yu) 往年相比,今年春節檔電影的類型更加豐(feng) 富,類型融合的趨勢也更加明顯。科幻、懸疑、喜劇、動畫等多種類型的影片悉數上映,類型融合所形成的新奇感,提供了多樣化的審美愉悅,滿足了觀眾(zhong) 多層次的觀影需求。《熊出沒·伴我“熊芯”》融喜劇、科幻、動作等類型元素於(yu) 一體(ti) ,給觀眾(zhong) 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無名》將諜戰題材與(yu) 懸疑類型進行嫁接,使影片在緊張、刺激的觀感之外,增加了抽絲(si) 剝繭般的懸疑感,變幻莫測的蒙太奇、極致美麗(li) 的光影和複雜的敘事,給觀眾(zhong) 帶來“作者電影”特有的愉悅感。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不具有慣常意義(yi) 上“合家歡”特征的電影也出現在春節檔中,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應該說,這是市場和觀眾(zhong) 不斷成熟的表現。
春節檔電影在製作技術上的長足進步,顯示出我國電影工業(ye) 化水平的提升。《流浪地球2》中高聳入雲(yun) 的太空電梯、規模龐大的行星發動機等,使想象中的太空得到具象化的呈現,極具視覺震撼力。《深海》開創粒子水墨技術,將中國傳(chuan) 統水墨和三維相結合,以靈動飄逸、色彩絢麗(li) 的視覺形象,創造出既切合作品主題又具有民族色彩的審美風格。這些成就,使中國電影在不斷超越自我的同時,也以較為(wei) 成熟的工業(ye) 化水準,踐行著對西方科幻大片的品質追趕。
不容回避的是,一些春節檔電影出現了口碑兩(liang) 極分化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電影普遍存在的不足。首先是故事創作的短板。無論技巧多麽(me) 精湛、技術如何先進,如果缺乏好故事的支撐,便會(hui) 陷入淩空蹈虛的窘境。一些電影技巧複雜卻情節單薄,畫麵精美卻內(nei) 涵不足,主題表達也因缺乏紮實的故事而成為(wei) 空泛的口號輸出。其次是不當營銷。一方麵,一些影片因風格特殊、信息繁多產(chan) 生了較高的觀賞門檻,卻未能在前期營銷中對內(nei) 容進行適當引導,造成了觀影障礙;另一方麵,一些電影過度營銷,或者在營銷中出現常識性錯誤,導致出現大量的負麵消息,引發觀眾(zhong) 反感。如何使質量追求和營銷運作兩(liang) 全其美,仍然是中國電影需要麵對的重要課題。
春節檔的火爆,釋放了電影市場強勁複蘇的信號,也反映出觀眾(zhong) 對優(you) 秀文藝作品的熱切期待。揚長補短,厚積薄發,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中國電影大有可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