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碎片成連片,稻田加花海

發布時間:2023-02-03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碎片成連片,稻田加花海

  講述人: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農(nong) 村工作局工作人員 莊健

  在我們(men) 黃橋街道,生田村是唯一的保留村莊。村莊西南部,390畝(mu) 集中連片高標準農(nong) 田整齊排列,冬小麥已陸續出苗,在暖陽中輕輕晃動。

  幾年前,生田村還是田房相間的布局,地塊碎片化,農(nong) 田效益低下,村民種田意願不高,我們(men) 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令人欣喜的是,去年2月,自然資源部在全國部署了446個(ge)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其中,就有黃橋街道。於(yu) 是,我們(men) 圍繞如何讓農(nong) 田集中連片、灌排設施更加完善、糧食實現高產(chan) 穩產(chan) 動起了腦筋。很快,我們(men) 便組成規劃設計團隊,進入生田村進行前期測繪、現場調研、規劃草圖、征求意見、修改完善等,並將每一步進展向村民公示公告。

  大多數村民很支持,也有一些老人有顧慮,跑來問我們(men) :原有界線打破後,自家田地會(hui) 不會(hui) 減少?我們(men) 詳細解釋:通過填埋廢棄坑塘、複墾閑置土地、小田並大田,全村整體(ti) 耕地麵積不但沒少,還增加了,各家各戶自然不會(hui) 吃虧(kui) 。我們(men) 還對田塊的大小、高低進行統一調整,形成一個(ge) 個(ge) 大小整齊劃一的標準田塊。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還規劃交通路網,確定水源和泵站。因為(wei) ,隻有機耕路規劃好了,才能方便大型機械設備進出,農(nong) 業(ye) 技術現代化程度也才上得去。

  經過前後6個(ge) 月時間,生田村連片集中高標準農(nong) 田終於(yu) 完成建設。去年10月底,幾台大型聯合收割機開進稻田同時作業(ye) ,場麵相當壯觀。和之前相比,水稻產(chan) 量有了很大提升。此外,我們(men) 還計劃統一進行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推廣綠色有機種植。今年,這裏還會(hui) 加種油菜花,增種兩(liang) 個(ge) 本地品種的水稻。“稻田花海”的田園夢,還會(hui) 遠嗎?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任爽、楊舒、趙秋麗(li) 、馮(feng) 帆、王勝昔、蘇雁、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金欣、徐淑霞、賈紅敏、沈珍珍)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