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文化評析】小郵票為何能釋放文化大魅力

發布時間:2023-02-06 09:4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作者:陳之琪(係媒體(ti) 評論員)

  小小郵票,常被稱為(wei) “方寸之間”,但人們(men) 對其喜愛一直有增無減。

  不久前,由知名法籍華裔畫家陳江洪設計的兔年生肖郵票在法國發行,引發社會(hui) 各界高度關(guan) 注,許多民眾(zhong) 於(yu) 首發當天在巴黎排隊購買(mai) 。郵票在設計上不僅(jin) 用心加入玉蘭(lan) 花、嫦娥、玉兔等傳(chuan) 統文化元素,還巧妙融入了法式甜點的色彩,意在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特色,讓法國民眾(zhong) 更易於(yu) 親(qin) 近這款“法式外形中國味兒(er) ”的生肖郵票。據了解,法國郵政每年發布中國生肖郵票,如今已經是第十九個(ge) 年頭,鼓勵人們(men) 去主動探索、發掘特色,持續推動兩(liang) 國民心相通。

  “方寸納世界,集郵博古今”,一張小小的郵票可謂“內(nei) 有乾坤”,素有“國家名片”“微型百科全書(shu) ”之稱,一個(ge) 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文化、自然風貌、風土人情往往皆化於(yu) 其中。仔細觀賞一方郵票,我們(men) 既能品得曆史文化底蘊,也能感受時代審美潮流。結合我國獨有的生肖文化,從(cong) 中國1980年發行第一枚生肖郵票,到如今生肖文化走向海外,生肖郵票受到廣泛青睞、大有“普及全球”之勢,生肖文化在海外得到了更加廣泛多元的呈現,也與(yu) 各國文化傳(chuan) 統形成有效交流融合。可以說,生肖郵票在近年來越發成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一大友好象征和亮眼名片。

  生肖郵票何以突破文化隔閡、讓各國民眾(zhong) 青睞有加?正如陳江洪所言:“文化和藝術沒有國界,人類情感都是相通的。”事實生動說明,縱使曆史背景不同、審美視角有異,但文化與(yu) 藝術一直是一種“世界通用語言”。借助郵票這一表征“溝通、交換”的載體(ti) 、透過郵票這個(ge) “方寸窗口”,中華文化中的生肖文化、紀年方式、時空意識、審美特色得以淋漓盡致的傳(chuan) 遞出來。

  這是一種向世界推介中國的方式,沉默卻有力。采用傳(chuan) 統國畫技法、注重畫麵情節故事性、講究“中西合璧”的特色……法國兔年郵票中的“卯兔”溫順善良、聰明智慧、充滿生氣,創意中展現著中華文化的鮮明文化精神,技法中體(ti) 現了對傳(chuan) 統技藝的傳(chuan) 承發揚,設計裏流露出對多元藝術風格的接納與(yu) 包容,方寸間自有文化波瀾。可以想象,隻要這種藝術的美能夠被看到、被認可,那麽(me) 對於(yu) “美”的普遍向往和追求就會(hui) 引發普羅大眾(zhong) 強烈的好奇,推動更多外國友人叩響中華文化的大門,一探其中精妙。當藝術作品中的細節和巧思被一一解讀,中華文化的壯闊畫卷也會(hui) 徐徐展開,某種意義(yi) 上講,文化交流的橋梁或許也就能從(cong) 此建構。

  值得欣喜的是,不隻在法國,近期日本、韓國、新西蘭(lan) 等國家都陸續推出新的兔年郵票,“猴票之父”黃永玉大師設計的“紅眼藍兔”郵票別具童稚與(yu) 自由感、聯合國發行兔年紀念郵票中的“祥雲(yun) ”“圓月”更顯中國味……它們(men) 都曾引發海內(nei) 外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討論。來自世界各地的熱烈反響更表明,當下人們(men) 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形象的海內(nei) 外呈現給予了更多的關(guan) 注和重視,還在欣賞品評之餘(yu) 逐漸形成了個(ge) 性的解讀、觀點與(yu) 看法。我們(men) 相信並期待,在這些熱情討論和氛圍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能夠更好地得到發展和闡揚,不斷推陳出新,透過藝術的“方寸窗口”持續釋放無窮魅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