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舌尖浪費”當麵子
“新華視點”記者春節前後在上海、山西、廣東(dong) 等多地調查發現,在婚宴、商務宴請、豪華酒店中,“舌尖上的浪費”仍然時有發生。(1月31日新華網)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近年來,綠色低碳新風撲麵,節約糧食、倡導光盤已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但與(yu) 此同時,舌尖上的消費逆流時有抬頭,宴會(hui) 更是餐桌浪費“重災區”,各類餐飲浪費現象仍需警惕。當前,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各地餐飲業(ye) 加速複蘇,尤須強化節約意識,減少餐飲浪費。
餐飲浪費背後多是“麵子問題”,換句話說,可稱之為(wei) “麵子”浪費。結婚擺宴講究“寧多勿少”,春節家宴被搞成“剩宴”,商務宴請講排場擺闊氣,這些浪費行為(wei) 背後都是“麵子”在作怪。在“好麵子”的裹挾下,按量點菜、餐中光盤、餘(yu) 食打包這些好習(xi) 慣被貼上摳門、不爽利等標簽,甚至還有少數人拿浪費當標榜,把大吃大喝、鋪張攀比視為(wei) 有身份、消費檔次高的象征。凡此種種,都侵蝕著個(ge) 人文明修養(yang) ,消解著社會(hui) 文明風尚。
於(yu) 個(ge) 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關(guan) 鍵在把好“人情關(guan) ”。中國人重情義(yi) ,逢年過節人情往來必不可少。宴請是情誼的聯結,不該成為(wei) 浪費的溫床。我們(men) 必須明白,吃飯是肚子的事不是麵子的事,剩了多少飯菜不但不能標刻情誼的深度,反會(hui) 讓有節儉(jian) 意識者感到不適。婚喪(sang) 嫁娶、朋友聚會(hui) 、商務活動,適度備餐、點餐,文明、健康用餐,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勤儉(jian) 節約既是傳(chuan) 統美德,也是生活必修課。從(cong) 現在起,不妨與(yu) 親(qin) 友一道弘揚舌尖新“食”尚,一起“光盤”把文明留下。
於(yu) 社會(hui)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是道綜合題,須合力破解。既要更新觀念,大力營造綠色低碳、理性消費的社會(hui) 風氣,讓更多人主動養(yang) 成節儉(jian) 、適度的餐飲習(xi) 慣;又要優(you) 化經營,向技術要進步、向創新要發展,如企業(ye) 加強數字化管理,圍繞點餐量、剩菜量做好統計分析,集中備料減少損耗、合理調整菜品分量、按需加工提高利用率、探索推廣食材資源共享等;還要完善監管,馳而不息糾治餐飲浪費,相關(guan) 法規執行、監督工作也要細化跟進。
節約精神永不過時。對餐飲浪費說“不”,益當下、利長遠,於(yu) 己於(yu) 人於(yu) 社會(hui) 都大有裨益。多向發力、齊力推進,相信舌尖上的浪費越來越少,舌尖上的文明之花會(hui) 越開越盛。(張冬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