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慧:帶領鄉親們共走致富路
【代表委員履職記】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冉慧: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共走致富路
光明日報記者 黃漢鑫 張國聖
“作為(wei) 天山堡的女兒(er)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共同致富。”提及近些年的曆程,重慶市酉陽縣天山堡村村支書(shu) 冉慧坦言,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便是自己的初心。
五年來,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的冉慧先後提出了23件建議。交通建設、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生實事……每個(ge) 建議都從(cong) 鄉(xiang) 村中來,“帶著故鄉(xiang) 的泥土氣息”。
“當選人大代表後,深入田間地頭、社區村落,聽聽群眾(zhong) 的心聲,談談改革的變化,基層調研已經成為(wei) 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冉慧說,為(wei) 了更加方便聯係群眾(zhong) ,天山堡村建立了“家、站、點”三合一的人大代表活動站,每月由縣人大代表進站接待。正是在辦理民生實事、化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中,村民最“熱乎”的民意匯集成了冉慧建議中的一個(ge) 個(ge) “金點子”,並進一步積蓄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動力。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還得靠產(chan) 業(ye) 。”如今村支書(shu) 、村委會(hui) 主任一肩挑的冉慧積極整合各類資源,調動黨(dang) 員帶頭發展產(chan) 業(ye) ,實行土地流轉,通過大戶帶動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如今,當地已發展村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園1000畝(mu) ,特色高山蔬菜遠銷深圳和香港;天山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cong) 五年前的不足7500元翻倍至14000多元,鄉(xiang) 親(qin) 們(men) 切實共享到了改革的紅利。
產(chan) 業(ye) 越發興(xing) 旺,村風村貌更是日新月異。天山堡村將水、電、路、網等硬件設施全麵鋪設到位,大大改善了村民生活條件。髒亂(luan) 差的鄉(xiang) 間土路、土壩壩,搖身一變,成了“出門不濕鞋”的水泥路和花香院壩。同時,村裏還製定村規民約,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從(cong) 環境衛生、鄰裏和睦、參會(hui) 學習(xi) 、遵紀守法等幾個(ge) 方麵進行評比改造,培育文明新風。此外,冉慧還挖掘並推廣傳(chuan) 承當地特色“苞穀燈戲”,通過詼諧幽默的地方戲劇宣傳(chuan) 政策、宣講家風。冉慧驕傲地說,精神文明建設激發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園的精氣神,也為(wei) 天山堡村增添了特色文化底蘊,“近兩(liang) 年,天山堡村就接連拿回了重慶市文明村、重慶市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重慶市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三塊牌子”。
“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延長文旅鏈條後的天山堡村,四季都有看點。”冉慧介紹,依托僅(jin) 5公裏距離的國家5A級桃花源景區的區位和資源優(you) 勢,村貌升級後的天山堡村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流;韋家槽水庫濕地的幻彩水杉林還成為(wei) 新興(xing) 網紅打卡地,頻頻現身社交平台,賺足了人氣。“後續,我們(men) 將綜合打好生態、鄉(xiang) 村、文旅這‘三張牌’,讓吃上旅遊飯的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被問及如何破題未來發展時,冉慧毫不猶豫地說:“靠交通。”在多年來的基層走訪和調研中,她深刻意識到交通仍是製約武陵山區鄉(xiang) 村發展的瓶頸,並持續針對革命老區和民族地區的大交通在全國人大提出不少建議。“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在鄉(xia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之外,我將繼續關(guan) 注渝湘高鐵建設。”冉慧說,“爭(zheng) 取高鐵早日通車,帶動家鄉(xiang) 人民踏上更好更快的致富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