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時睡眠法”科學嗎?睡眠醫學科醫生回應
近日,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直播節目中再度談及自己的“四小時睡眠法”,引發熱議。此前,他就曾公開建議大家少睡,稱能睡6個(ge) 小時最好,4個(ge) 小時就是完美。對此,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這並不是科學的睡眠方法,且會(hui) 對身體(ti) 健康造成損傷(shang) 。
張朝陽再談“四小時睡眠法”
據媒體(ti) 報道,9日,張朝陽在直播中談到自己的睡眠習(xi) 慣時稱:“要是想深度睡眠、很快入睡的話,首先得把睡眠時間縮短,你就得睡4個(ge) 小時,不能睡7個(ge) 小時。形成一個(ge) 規律之後,就能逐漸逐漸快速入眠”。
他還表示:“每次睡覺的長度不要超過3個(ge) 小時,就兩(liang) 個(ge) 半小時。因為(wei) 我睡得少,就不可能睡不著覺,我秒睡。”他認為(wei) ,晚上11點、12點到淩晨3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在12點到淩晨3點這個(ge) 時間深度睡一覺,後麵就不用再睡了。
而對於(yu) 這樣睡眠後叫醒自己的方法,張朝陽也有自己的一套。他在節目中介紹,要把鬧鍾或者手機定鈴聲放到離自己大概8米開外,通過起來去關(guan) 掉的過程來讓自己“絕對醒”,2個(ge) 小時後再睡一覺。他比喻這個(ge) 過程就像跳水一樣,每次跳水的高度就相當於(yu) 有一定的疲勞度。“使得你從(cong) 那個(ge) 高度跳,跳水能跳得比較深。”
2020年,張朝陽也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自稱每天隻睡四小時,每兩(liang) 個(ge) 小時之間會(hui) 間隔完全清醒的一個(ge) 小時。他認為(wei) ,經常睡不好覺的原因是我們(men) 睡完三小時之後,後邊的3-4個(ge) 小時是在噩夢中度過,起來以後就會(hui) 特別難受。他建議大家少睡,能睡6個(ge) 小時最好,如果能睡4個(ge) 小時就是完美。
專(zhuan) 家:絕大多數成年人睡眠時長需7-8小時
“從(cong) 醫學健康的角度,這是不太科學的。”對於(yu) 網傳(chuan) 的張朝陽“四小時睡眠法”,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睡眠醫學科副主任範滕滕對中新網說道。
範滕滕介紹,絕大多數成年人需要的平均睡眠時長在7到8小時左右。“確實有極少部分人群屬於(yu) 短睡眠時長(睡眠需求僅(jin) 為(wei) 4小時)人群,但這是個(ge) 例,可能1000個(ge) 人當中都不一定會(hui) 有一位這樣的“特殊個(ge) 體(ti) ”。”
對於(yu) 張朝陽的叫醒方式,範滕滕表示這是一種自我睡眠剝奪。“這不是我們(men) 自然節奏下的睡眠模式。我們(men) 人體(ti) 健康的生物鍾應該是規律的作息時間,定點上床,定點起床。這樣我們(men) 的生物鍾也保持適度節奏,對我們(men) 的身心健康都是有意義(yi) 的。”
對於(yu) 張朝陽所提到的叫醒後2個(ge) 小時再睡的做法,範滕滕也表示從(cong) 醫學角度不太讚成。他介紹,醫學上通常把睡眠分為(wei) 非快速動眼睡眠期和快速動眼睡眠期,每晚兩(liang) 個(ge) 階段會(hui) 交替循環。“這是大自然生物節律的體(ti) 現,不應該人為(wei) 打破。”
範滕滕稱,非快速動眼睡眠期又分成N1期、N2期和N3期。其中N3期即慢波睡眠期,通常也被認為(wei) 這是深睡眠。“深睡眠的比例要適中,並不是越多越好。”
他還表示,夜裏做夢大多會(hui) 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這個(ge) 時期如果被叫醒,往往會(hui) 認為(wei) 自己在做夢。快速動眼睡眠期會(hui) 幫助我們(men) 完成對白天學習(xi) 知識的記憶鞏固,對大腦認知功能非常重要。
睡眠不足或導致多種軀體(ti) 和心理疾病
“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很多軀體(ti) 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就會(hui) 找上門來。”範滕滕介紹,既往循證醫學證據表明睡眠不足會(hui) 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顯著上升,老年癡呆症患病率也會(hui) 顯著上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睡眠時長少於(yu) 6小時,會(hui) 造成大腦認知功能受損。
範滕滕長期從(cong) 事睡眠醫學臨(lin) 床一線工作,發現近年來年輕人甚至青少年出現失眠的比例有升高趨勢。
他對此表示,失眠人群也不要對睡眠過分在意,這樣反而會(hui) 使身體(ti) 焦慮,建議大家養(yang) 成規律的作息習(xi) 慣,定點上床,定點起床,即使節假日也不要有特別大的作息時間變動。
此外,他表示,白天進行慢跑、快走、瑜伽等有氧運動也會(hui) 幫助夜間入睡,但睡前2小時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這個(ge) 時段高強度的運動會(hui) 使大腦皮層興(xing) 奮,反而難以入眠。同時,睡前半個(ge) 小時應遠離電子產(chan) 品。因為(wei) 手機屏幕散發的藍光會(hui) 抑製大腦內(nei) 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調節睡眠的重要物質。(韋香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