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浙江古稀老人的非遺技藝:蛋殼上畫出“大千世界”

發布時間:2023-02-27 10: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嘉興(xing) 2月26日電(張雨滴 張佳麗(li) )山水景色栩栩如生,名勝古跡各放異彩,花鳥蟲魚生動傳(chuan) 神……小小的蛋殼,在平常人看來,或許沒有用處,但經過浙江省嘉興(xing) 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沈鑒辰的一筆一畫,毫厘之間便幻化出一個(ge) 個(ge) 精彩絕倫(lun) 的世界。

  說起與(yu) 彩蛋畫結緣,已至古稀之年的沈鑒辰笑了笑說:“這完全是出自熱愛。”

  沈鑒辰坦言,他自幼便喜歡畫畫,18歲時,偶然間發現在蛋殼上也可作畫,便勾起了他的創作熱情,年輕時忙於(yu) 工作和家庭,畫畫的事情便擱置了,直到2012年正式退休後,有了充足的時間,才重新拾起了年輕時的興(xing) 趣愛好。退休後的11年裏,沈鑒辰已經創作了上百幅作品。

  彩蛋畫,顧名思義(yi) 就是在蛋殼上畫上彩色的圖案,蛋殼一般用的是鵝蛋。彩蛋畫不同於(yu) 在紙上作畫,對畫工的要求比較高,普通的彩蛋畫直徑僅(jin) 六七厘米,要將一幅本來可以畫在平麵畫紙上的畫作“搬上”彩蛋,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所以更考驗作畫技巧。

  繪製一幅彩蛋畫,從(cong) 購蛋到完成創作要經過十幾道工藝程序,怎麽(me) 把蛋黃蛋清取出來,又不破壞蛋殼?沈鑒辰嚐試了不少方法。後來,他琢磨出一套“嘴吹法”。

  沈鑒辰把蛋的外殼洗淨,在上麵開一個(ge) 針眼大的小口,底部開一個(ge) 0.5厘米左右的口子,用嘴把空氣一點一點吹進去,讓蛋黃和蛋清流出來,反複操作後,再灌入醋和清水清洗蛋殼內(nei) 壁,晾幹後用砂紙打磨,最後用軟毛刷蘸取少許牙膏清潔幹淨,再次晾幹後,才可以繪製圖案。

  “雞蛋是橢圓形的且麵積有限,因此畫之前的整體(ti) 構思尤其重要,我一般會(hui) 在紙上勾畫草圖,整體(ti) 布局之後再動筆。”沈鑒辰說。

  在蛋殼上一筆一畫,極其考驗一個(ge) 人的耐心,每一個(ge) 細節都要仔細、認真。通過不斷練習(xi) ,如今,沈鑒辰通常一幅彩蛋畫的繪製時間在1至2小時之間。

  在沈鑒辰眼中,蛋殼的方寸天地中,可以任意馳騁、施展才藝。“這是在建黨(dang) 100周年時,我創作的一幅《南湖紅船》彩蛋畫。”沈鑒辰指著一幅彩蛋畫說。

  隻見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南湖紅船靜靜地停泊在岸邊,與(yu) 不遠處綠樹掩映下的煙雨樓隔水相望,交相輝映。

  如今,71歲的沈鑒辰仍在探索彩蛋畫的創作,當下的社會(hui) 熱點都是他創作的源泉,比如冬奧會(hui) 期間,他創作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彩蛋畫。

  此外,作為(wei) 嘉興(xing) 市南湖區文星社區書(shu) 香文星書(shu) 畫社的一員,熱心的沈鑒辰還時常帶著彩蛋畫走進小學和社區,教孩子們(men) 學習(xi) 這項傳(chuan) 統技藝。

  “民俗文化要傳(chuan) 承下去才具有生命力,希望彩蛋畫能在孩子們(men) 這一代更加煥發光彩。”沈鑒辰說。(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