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譚盾:把中國優厚的音樂傳統跟世界分享

發布時間:2023-03-07 10:4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田婉婷

  近日,作曲家、指揮家譚盾與(yu) 環球音樂(le) 集團旗下古典音樂(le) 廠牌——迪卡唱片簽約,並發行元宇宙交響樂(le) 《五蘊天地》。譚盾的另一張唱片《大自然的眼淚》也將於(yu) 今年9月23日麵世。作為(wei) 一位享譽世界的極具創造力的藝術家,譚盾的創作曲目跨越了古典音樂(le) 、多媒體(ti) 表演,並打破東(dong) 西方傳(chuan) 統的界限,在世界音樂(le) 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譚盾采風

  3月6日,譚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的音樂(le) 想象跟大自然有非常密切的聯係,作為(wei) 音樂(le) 家,我們(men) 就是用聲音在解碼大自然。我希望把中國優(you) 厚的音樂(le) 傳(chuan) 統跟世界分享,讓中國的音樂(le) 插上翅膀。”

  五首單曲組成元宇宙交響樂(le)

  是一種音樂(le) 的全新思維方式

  譚盾的這部元宇宙交響樂(le) 《五蘊天地》包含五首單曲,H2O Tempo/水速色、Horch/聽受、WE(West &East)/西想東(dong) 想、Meta Voyage/元宇行、Dream Rhythm/夢識,這五首單曲分別對應五個(ge) 樂(le) 章。五個(ge) 樂(le) 章的小合奏包括水打擊樂(le) 、豎琴、銅管、弦樂(le) 和迪吉裏杜管。譚盾稱這是一部元宇宙交響樂(le) 。

  “元宇宙交響樂(le) 對我來說是一種充滿意念的、哲理的,是音樂(le) 形態的全新思維方式。”譚盾進一步解釋元宇宙交響樂(le) 的概念,“以前我們(men) 的創作在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主題以及時代背景方麵都會(hui) 有直接的聯係。比如說在貝多芬的年代,他寫(xie) 《田園交響曲》,並不是說真的是把田園裏邊所有的東(dong) 西都呈現出來,因為(wei) 那個(ge) 時候既沒有視頻也沒有照片,他們(men) 對大地、宇宙、大自然的思考更多的來自於(yu) 想象和抽象的表述。”在譚盾看來,元宇宙的概念在2000多年前中國祖先那裏就已經體(ti) 現出來了,“我們(men) 古老的哲學呈現的宇宙觀完全是穿越時空的,現在大家分享的元宇宙基本沒有超越這些哲理。傳(chuan) 統跟未來其實是在一條河裏邊流淌的,我想把傳(chuan) 統文化中流露出的中國宇宙觀與(yu) 當下的世界潮流緊密聯係的部分呈現出來。”

  在譚盾看來,元宇宙交響樂(le) 創作不隻是有一個(ge) 抽象的哲理世界觀,還有很多物質材料做依托,比如水、金屬,這些宇宙中存在的元素都可以成為(wei) 音樂(le) 的一部分。

  解碼大自然的聲音

  不斷探索自然與(yu) 音樂(le) 的聯係

  而實際上大自然對譚盾的音樂(le) 創作有著巨大的影響,他總是在大自然中尋找靈感和聲音。不僅(jin) 是這部元宇宙交響樂(le) 《五蘊天地》中使用了水聲和金屬作為(wei) 樂(le) 器,並且模仿空氣和宇宙的聲音。在即將於(yu) 今年9月23日問世的另一張唱片《大自然的眼淚》中,譚盾也將用25 分鍾的打擊樂(le) 協奏曲描述他目睹三次自然災害後的感受。譚盾在自己的作品中一直在不斷探索自然與(yu) 音樂(le) 的聯係。

  “自然的聲音對我來說就是元宇宙色彩。”譚盾說,“作曲家很像一個(ge) 視覺藝術家,雖然我們(men) 是做聲音呈現的,但其實我們(men) 的音樂(le) 想象來源跟大自然有非常密切的聯係。每一次我坐飛機都特別喜歡看窗外的天空,隨著飛機在宇宙中間飛行,你就會(hui) 發現大自然的顏色是你無法模仿的,它呈現的色彩非常有層次。對我來說,大自然是永遠的聲音顏色和層次的想象來源。”

  這種來自大自然的影響可以追溯到譚盾小時候,“我在湖南鄉(xiang) 下長大,小時候光著腳丫子在山裏邊跑了10年。以前聽奶奶講,地氣是非常有能量的。如果一個(ge) 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跟地的能量結合起來,你的生長、生態以及想象力會(hui) 完全不一樣。”

  在譚盾看來,音樂(le) 家的任務實際上就是將大自然的聲音解碼的過程,“大自然給了我們(men) 這麽(me) 多的東(dong) 西,我們(men) 曆代的祖先一直在解碼,比如說逐漸發現很多藥材能夠治病。而作為(wei) 音樂(le) 家,我們(men) 就是用聲音在解碼我們(men) 周圍很多感興(xing) 趣或者神秘的東(dong) 西。我成長在湖南楚文化裏邊,這個(ge) 東(dong) 西慢慢地就灌入到我一生的音樂(le) 創作中來了。所以這次你們(men) 不隻是聽到金屬的聲音、空氣的聲音,還有水的聲音,甚至還有宇宙中間氣體(ti) 流動的聲音,其實有很多是大自然的思考,這種大自然的音色來源貫穿於(yu) 我一生。”

  吸收不同藝術門類所長

  看《三體(ti) 》看《狂飆》很過癮

  作為(wei) 一名享譽世界的作曲家,譚盾的創作曲目跨越了古典音樂(le) 、多媒體(ti) 表演,並打破東(dong) 西方傳(chuan) 統的界限,在世界音樂(le) 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為(wei) 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進行音樂(le) 創作,同時他也為(wei) 包括郎朗、大都會(hui) 歌劇院、北京奧運會(hui) 、上海迪士尼樂(le) 園和YouTube的交響樂(le) 團等進行音樂(le) 創作。這麽(me) 多年,他一直致力於(yu) 東(dong) 西方文化的交流與(yu) 融合,將中國文化放到一個(ge) 更廣闊的平台上呈現。

  在譚盾看來,中國傳(chuan) 統哲學已經完全進入了現代生活,而中國的教育和創作,更要跟國際接軌,而不隻是跟風、跟班,“我們(men) 要更靈敏地捕捉世界潮流,因為(wei) 我們(men) 的祖先已經引領了世界的潮流,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能跟隨祖先的腳步呢?中國音樂(le) 與(yu) 其說要插上翅膀走向世界,還不如說中國的音樂(le) 最關(guan) 鍵的一步就是要創新,因為(wei) 這個(ge) 世界的改變是由創新的能量帶來的,而我們(men) 的人文、我們(men) 的藝術恰恰要成為(wei) 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進步的能量來源。”作為(wei) 中國音樂(le) 家,譚盾希望“能把我們(men) 優(you) 厚的音樂(le) 傳(chuan) 統跟世界分享”。

  譚盾的音樂(le) 中經常融入視聽元素,例如用紙、水和石頭等自然材料製成的樂(le) 器,甚至將來自於(yu) 中國傳(chuan) 統的戲劇和表演融入音樂(le) 的創作。生活中,他也不斷吸收各種藝術門類的所長。譚盾透露,“我最近看電視劇,《三體(ti) 》《狂飆》這兩(liang) 部戲對我來說太有吸引力了。作為(wei) 音樂(le) 人,我可以去創作視頻、電影以及背景音樂(le) ,這其實是非常過癮的。當我們(men) 的人文展現以及我們(men) 的藝術創作更加多元化的時候,可能對音樂(le) 人的創作要求也更加多元化。所以我平常在教書(shu) 的時候,特別是教年輕人的時候,會(hui) 有很多電影音樂(le) ,甚至是視覺音樂(le) 的創作。在這裏,你可以挖掘到很大的天地。作為(wei) 一個(ge) 教育家來說,我覺得跟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去分享藝術的天地,尤其是當下生活反饋給我們(men) 的信息是很重要的。”(田婉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