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字號產業怎麽“旺”起來?——代表委員建言讓特色產業成為富民產業

發布時間:2023-03-13 10:2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也是農(nong) 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何讓“農(nong) ”字號產(chan) 業(ye) “旺”起來,讓“希望的田野”迸發出更多活力?代表委員和業(ye) 內(nei) 人士紛紛建言獻策。

  念好“土”字訣 打好“特”字牌

  陽春三月的隴原大地,氣溫回暖,生機漸濃。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大棚裏的蘑菇正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武威市生產(chan) 的食用菌聞名全國,培育了金針菇、香菇、羊肚菌等多個(ge) 優(you) 質品種。全國政協委員、天津農(nong) 學院農(nong) 學與(yu) 資源環境學院生物技術係副主任班立桐每年都要往武威市跑上四五趟,幫助村民選育優(you) 良菌株、改進種植技術,見證了小小菌菇給我國西部鄉(xiang) 村帶來的發展變化。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五常大米、安吉白茶、大同黃花、洛川蘋果……越來越多帶有地方特色的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鄉(xiang) 村,走向市場,成為(wei) 帶動一方發展的“金字招牌”。

  發展產(chan) 業(ye)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今年2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是用好一方水土,開發鄉(xiang) 土資源。要緊緊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因地製宜選準產(chan) 業(ye) 發展的突破口。

  “土特產(chan) ”要闖出一片天地,還要將“好資源”轉化為(wei) “好品質”“好品牌”,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

  “繼續支持創建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為(wei) 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做優(you) 指明了方向。

  “要培育和發展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農(nong) 產(chan) 品,保護其獨特的產(chan) 地環境,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挖掘土特產(chan) 背後的價(jia) 值內(nei) 涵,不斷增強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穆棱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春豔說。

  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鬱瑞芬看來,當下部分鄉(xiang) 村地區的產(chan) 業(ye) 標準化生產(chan) 水平不高,“土特產(chan) ”存在品質差異。她建議,將標準化融入並滲透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作生產(chan) 的全過程、各環節,打造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加強品牌、品質認證;構建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風險保障機製,讓消費者放心購買(mai) 。

  在“鏈”上升級 在“融”上發力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既要深挖特色資源優(you) 勢,也要向開發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挖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要效益。

  提交審查的《關(guan) 於(yu)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yu) 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推動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健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在河北滄州思宏棗業(ye) 有限公司,阿膠貢棗、桂花蜜棗、棗膠滋補品等正陸續“走下”生產(chan) 線,發往全國各地。金絲(si) 小棗成為(wei) 當地帶動超10萬(wan) 人就業(ye) 的大產(chan) 業(ye) ,不光靠原料質量,還有賴背後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條。

  滄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二級主任科員劉麗(li) 介紹,金絲(si) 小棗皮薄肉厚,汁多核小,在滄縣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近年來,滄縣加強棗產(chan) 業(ye) 鏈建設,建成棗加工企業(ye) 120多家,逐步形成棗種植、加工、儲(chu) 運、銷售,及棗產(chan) 品研發、品牌培育、采摘體(ti) 驗、消費服務等完整鏈條。全縣棗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加值5億(yi) 多元。

  “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要不斷優(you) 化市場供給,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值。”班立桐委員說,要推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等其他服務業(ye) 有機整合,延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拓寬增收鏈,推進“特色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富民產(chan) 業(ye) ”。

  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中央一號文件給出了清晰的“路線圖”:做大做強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業(ye) ,在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統籌布局建設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園;加快發展現代鄉(xiang) 村服務業(ye) ,加快完善縣鄉(xiang) 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培育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鼓勵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直采、定製生產(chan) 等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名羊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向記者介紹了物流、銷售體(ti) 係升級給大別山黑山羊養(yang) 殖業(ye) 帶來的變化。“去年,養(yang) 殖基地建立了‘盒馬村’,實施了產(chan) 品精細化分層與(yu) 定製化的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以前一隻40公斤重的毛羊,賣6個(ge) 部位、2400元錢,現在能賣53款產(chan) 品、5700元錢。以前隻能賣到湖北省內(nei) ,現在賣到了全國20個(ge) 城市。”劉錦秀代表說。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men) 對農(nong) 產(chan) 品的需求也逐漸多樣化、高端化、品牌化、個(ge) 性化。要從(cong) 深耕一產(chan) 向三產(chan) 融合拓展,實現農(nong) 業(ye) 多元價(jia) 值轉化,催生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新動能。”高春豔代表說。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營業(ye) 收入預計超過18.5萬(wan) 億(yi) 元、增長4%左右,支持各類經營主體(ti) 建設1.6萬(wan) 多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預計增長10%左右。

  做大產(chan) 業(ye) 增值 帶動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

  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目的是帶動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那麽(me) ,如何讓農(nong) 民更加合理地分享產(chan) 業(ye) 發展收益?

  唐仁健表示,既要引導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向產(chan) 地下沉、向園區集中,也要引導企業(ye) 在帶動農(nong) 戶、服務農(nong) 戶中發展壯大,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利益聯結機製,把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nong) 民。

  “支持家庭農(nong) 場組建農(nong) 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ye) ,帶動小農(nong) 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探索資源發包、物業(ye) 出租、居間服務、資產(chan) 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中央一號文件從(cong) 促進農(nong) 業(ye) 經營增效、賦予農(nong) 民更加充分財產(chan) 權益等方麵提出一係列舉(ju) 措。

  “一方麵,要引導企業(ye) 發揮自身優(you) 勢,在帶動農(nong) 戶、服務農(nong) 戶中發展壯大自己,形成企業(ye) 和農(nong) 戶優(you) 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讓農(nong) 民切實享受到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收益;另一方麵,要完善支持政策,健全服務體(ti) 係,增強農(nong) 戶的發展能力,讓農(nong) 民成為(wei) 發展主體(t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原黨(dang) 組書(shu) 記張合成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作大會(hui) 發言時表示,推動農(nong) 戶在三產(chan) 融合發展中分享產(chan) 業(ye) 鏈增值收益,可將涉及企業(ye) 與(yu) 小農(nong) 戶收益權的相關(guan) 政策固定下來,規範各類主體(ti) 與(yu) 農(nong) 戶的利益聯結機製,保護農(nong) 戶的基本收益和長遠利益。既要防止土地非農(nong) 化,也要避免資本“恐農(nong) 化”,讓社會(hui) 資本投資農(nong) 業(ye) 有預期,讓小農(nong) 戶跟著大戶有奔頭。要真金白銀幫扶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土特產(chan) ”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五穀豐(feng) 登、六畜興(xing) 旺、宜居和美鄉(xiang) 村場景。(記者 汪子旭 鞏誌宏 劉惟真 楊思琪)

  [ 責編:陶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