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規範家庭托育點 提升托幼服務品質

發布時間:2023-03-23 10:08: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洪秀敏(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就《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鼓勵利用住宅為(wei) 3歲以下嬰幼兒(er) 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lin) 時托等服務,並對家庭托育點的登記注冊(ce) 、收托和管理提出要求。這一辦法的出台,充分肯定了家庭托育點的市場地位,解決(jue) 了過去民宅商用無法按照《托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托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登記備案取證而被列為(wei) 違規辦托的問題,使家庭托育有機會(hui) 、有路徑獲得“合法身份”,這無疑是對當前我國托育機構服務的一種重要補充。

  人生百年,立於(yu) 幼學。嬰幼兒(er) 的健康成長不僅(jin) 關(guan) 係到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也關(guan) 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實現幼有所育是黨(dang) 和國家回應民生關(guan) 切、增進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托幼服務成為(wei) 惠民生的重要領域,受到了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學前教育經曆了連續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各項改革穩步推進,配套措施不斷完善,教育資源明顯擴大,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

  人民滿意是新時代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追求。過去十年來,雖然3—6歲幼兒(er) 教育取得了矚目成就,但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任務仍然艱巨。隨著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有園上”“園好上”到“上好園”的需求轉變,普惠性學前教育麵臨(lin) 著從(cong) “增量擴麵”“規範有序”向“提質增效”發展的挑戰。另一方麵,隨著出生人口和學位需求的逐年下降、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學前教育資源的結構性短缺與(yu) 過剩現象並存,布局結構調整與(yu) 優(you) 化迫在眉睫。同時,由於(yu) 長期以來資源總量不足,受多方麵因素影響,在出生至入學以前的教育中,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服務嚴(yan) 重短缺。處於(yu) 剛剛起步的托育服務機構,目前數量還不多,且價(jia) 格普遍較高、距離較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而建設家庭托育點,由於(yu) 有了距離較近、環境居家、時間靈活、照護規模相對較小等優(you) 勢,有利於(yu)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就近入托的需求,讓嬰幼兒(er) 在家門口就享受到托育服務,可以幫助部分家庭切實解決(jue) 育兒(er) 實際困難和負擔。

  高質量的托幼服務發展,必須以人民的需求為(wei) 中心,推動供需適配的高質量服務資源建設。家庭托育點的建設與(yu) 可持續發展,必須精準把握人民群眾(zhong) 的實際需求。一方麵,應及時調研和預判3歲以下嬰幼兒(er) 家庭在托育服務類型、年齡、內(nei) 容、形式、價(jia) 格、距離等方麵的不同需求與(yu) 特點,增強按需供給、有效供給;另一方麵,必須關(guan) 注到家長對托育的期待不僅(jin) 僅(jin) 是希望有地方可以送托,更希望照護服務質量能夠讓人安心、放心。因此,家庭托育點的建設與(yu) 發展,必須以規範托育服務質量為(wei) 前提。要嚴(yan) 格規範家庭托育點的準入資格和審批製度,對準入後的家庭托育點要健全信息公開製度、評估製度、安全保障和責任追究等管理製度,加強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和業(ye) 務指導,堅決(jue) 守住嬰幼兒(er) 的安全和健康底線。

  人才隊伍質量是托幼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0—3歲嬰幼兒(er) 是最柔軟的群體(ti) ,要求從(cong) 業(ye) 人員不僅(jin) 要了解嬰幼兒(er) 的發展特點和規律,開展科學規範的生活照料、安全看護、營養(yang) 喂養(yang) ,而且要創設適宜的環境,提供早期學習(xi) 機會(hui) ,促進嬰幼兒(er) 身心全麵健康成長。目前,我國托育人才隊伍建設明顯滯後,必須加快推進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為(wei) 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家庭托育點必須盡快規範從(cong) 業(ye) 人員的準入資質要求和從(cong) 業(ye) 行為(wei) 規範,健全聘用、考核、退出製度,把好入口關(guan) 。同時,必須加大照護人員培訓支持力度,將家庭托育點從(cong) 業(ye) 人員培訓納入托育培訓的總體(ti) 規劃和支持範疇,建立崗前培訓和定期培訓製度,不斷提升從(cong) 業(ye) 人員的崗位勝任力和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

  托幼事業(ye) 的積極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深刻學習(xi) 領悟幼有所育重要論述的理論內(nei) 涵和實踐意蘊,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增強責任使命擔當,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保育和教育質量,保障每一名幼兒(er) 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保育和教育,使人民群眾(zhong) 對幼有所育的美好願景變成現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