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安徽:加強文脈傳承 激發非遺活力

發布時間:2023-03-24 10:00: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近年來,安徽紮實推進非遺係統性保護,加強具有安徽特色、優(you) 勢明顯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體(ti) 係建設,努力構建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工作新格局。

  聚焦保護利用

  激發非遺事業(ye) 生機活力

  安徽一直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完善項目名錄體(ti) 係,加強傳(chuan) 承人隊伍建設。目前,新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1項,新公布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7項,評定216名第六批安徽省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組織實施了5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記錄工作;有序推進安徽省非遺館項目建設,全省各地新建成開放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市、縣(市、區)綜合性非遺館。

  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順利通過驗收,設立首個(ge) 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故宮博物院駐安徽省黃山市徽派傳(chuan) 統工藝工作站正式揭牌,也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貢獻了徽派力量。

  為(wei) 進一步推動非遺連接現代生活,安徽創新組織了第四屆湘鄂贛皖四省非遺聯展,為(wei) 四省非遺展示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組織推薦優(you) 秀非遺項目參加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大運河文化帶優(you) 秀非遺項目展演、長三角非遺展示展演等國際國內(nei) 重要展會(hui) 活動,持續擴大非遺保護成果的影響力。

  堅持守正創新

  提高非遺保護傳(chuan) 承水平

  “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安徽有4個(ge) 項目入選。安徽專(zhuan) 門召開了座談會(hui) ,對“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涉及的有關(guan) 項目保護單位及傳(chuan) 承人回應履約承諾。

  例如,依托黃山職業(ye) 技術學院舉(ju) 辦茶葉品鑒活動,邀請茶藝師現場解說茶的特點、曆史傳(chuan) 承,以及茶道和品飲方式;舉(ju) 辦2022祁門紅茶“茶王”賽,評定4個(ge) 茶王、8個(ge) 特別金獎、12個(ge) 金獎和優(you) 質獎若幹;舉(ju) 辦六安“清風茶會(hui) ”非遺專(zhuan) 題活動,搭建平台,宣傳(chuan) 、交流、展示六安瓜片製作技藝。在舉(ju) 辦係列線下宣傳(chuan) 展示活動的同時,還在線上同步啟動2022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係列主題活動,充分發揮“非遺+互聯網”的傳(chuan) 播優(you) 勢,按照“廣泛發動、自願參加”的原則,積極組織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和相關(guan) 企業(ye) 、單位參加,使用統一的主題和口號,通過平台活動、產(chan) 品上新、直播帶貨等形式進行宣傳(chuan)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2月,該活動在多家直播平台累計觀看20萬(wan) 人次,銷售額約300萬(wan) 元。

  值得關(guan) 注的還有,安徽舉(ju) 辦世界香·中國紅2023“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祁門對話”暨“聽見祁紅、想到徽州”創作大賽,與(yu) 會(hui) 代表圍繞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渠道等話題展開交流探討,簽約成立“世界三大高香紅茶”創新發展聯盟。

  融入國家戰略

  展現非遺時代精神氣象

  安徽充分利用區位優(you) 勢,加強與(yu) 滬蘇浙文旅部門溝通銜接,聯手打造長三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特展、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節、長三角民歌邀請賽、“張浦杯”長三角連廂舞邀請賽等品牌活動;圍繞建黨(dang) 百年、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等重要時間節點,相繼舉(ju) 辦“匠心築夢 頌歌獻黨(dang) ——慶祝建黨(dang) 100周年長三角地區傳(chuan) 統美術精品展覽”、安徽省2022“界首杯”優(you) 秀曲藝作品網絡展演、長三角非遺文創產(chan) 品邀請展等重大活動,在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好戲連台中,唱響安徽非遺的拿手好戲。

  此外,還印發了《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程列為(wei) 重點工程,明確組織編製《安徽省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專(zhuan) 項規劃》《安徽省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專(zhuan) 項規劃》《大運河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名錄》,相繼舉(ju) 辦中國(宿州)大運河非遺美食展、淮北市大運河文化節、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chan) 創新創意設計大賽、“運河尋夢遊”抖音短視頻征集大賽等活動,展現大運河深厚的人文底蘊,讓非遺成為(wei) 大運河壯美篇章的點睛之筆。

  為(wei) 加快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安徽還全麵梳理摸排了長江沿線各市非遺項目保護傳(chuan) 承情況,開展傳(chuan) 統工藝保護和存續狀況調研,推動傳(chuan) 統工藝高質量發展。舉(ju) 辦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打造戲曲藝術活動品牌,推進省級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並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