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出土兩套北朝圍屏石床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智慧
貼金塗朱、雕刻精美、神獸(shou) 護門、儀(yi) 仗出行……3月23日,在河南省洛陽市考古研究院保護修複中心,來自孟津朱倉(cang) 北朝墓地的兩(liang) 套圍屏石床,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保護層。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中,孟津朱倉(cang) 北朝墓地榮列榜單,其出土的兩(liang) 套圍屏石床備受關(guan) 注。
“這是洛陽首次考古出土北朝圍屏石床。”該考古項目負責人、河南洛陽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劉斌介紹,作為(wei) 當時的典型葬具,這兩(liang) 套石床保存完整,雕刻技術精湛,為(wei) 研究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去年10月,為(wei) 配合項目建設,洛陽市考古研究院在孟津區平樂(le) 鎮朱倉(cang) 村發現一處由三座墓葬組成的家族墓地。其地處邙山東(dong) 漢帝陵陵區陪葬墓群內(nei) ,三座墓葬整體(ti) 呈“品”字形分布。在編號為(wei) M260、M262的墓葬墓室北部,考古人員各發現一套完整的圍屏石床。
其中,M260中的圍屏石床由4塊石屏風、1對石刻子母闕和石床組成。每塊石屏風各有3幅圖像,圖像采用線刻技藝呈剪影式的淺浮雕,局部所貼金箔清晰可辨,部分圖案還塗有朱砂。“屏風西側(ce) 為(wei) 3幅一組的郭巨埋兒(er) 故事,東(dong) 側(ce) 為(wei) 3幅一組的秋胡戲妻故事,後部西側(ce) 3幅則為(wei) 墓主人出行儀(yi) 仗圖,後部東(dong) 側(ce) 依次為(wei) 老萊娛親(qin) 、臨(lin) 淵、履薄的故事,傳(chuan) 遞出當時社會(hui) 的主流價(jia) 值觀。”劉斌介紹,棺床正麵共計11幅圖像,內(nei) 容為(wei) 畏獸(shou) 等怪異神獸(shou) 圖像,意在迎祥瑞、驅邪祟。
M262中的圍屏石床結構與(yu) M260基本相同,但沒有搭配石刻子母闕。“屏風西、東(dong) 兩(liang) 側(ce) 6幅畫像內(nei) 容均為(wei) 出行場景,後部6幅均為(wei) 孝子(孫)故事,內(nei) 容有董永七仙女、郭巨埋兒(er) 、孝孫原榖和伯俞泣杖。”劉斌說,其棺床上部為(wei) 高浮雕雙層蓮瓣,蓮瓣全部貼金並有紅綠彩繪,下部裝飾有畏獸(shou) 、翼獸(shou) 、千秋萬(wan) 歲和獸(shou) 首銜蓮等圖案,床腿兩(liang) 側(ce) 飾有獅子,中部為(wei) 蓮花火壇,造型繁複精美。
我國考古出土的石床數量稀少,同時出土兩(liang) 套北朝時期的圍屏石床更是全國罕見。“目前,散布在世界各國博物館內(nei) 的石床藏品數量不超過20套,且大部分為(wei) 非考古發現出土。”劉斌說,這兩(liang) 套石床在繪畫風格上有明顯差異,也揭示了北魏晚期人物造像從(cong) “瘦骨清像”向“雄健飽滿”的轉變過程。待文物修複人員對兩(liang) 套圍屏石床進行修複後,大家將有望一睹其風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