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鄉村大地的韌勁與生機
姚仁才的長篇小說《耐煩》(河南文藝出版社)講述了一個(ge) 讓人回味無窮的鄉(xiang) 土故事,一個(ge) 熱愛土地、頑強拚搏與(yu) 真情守護的故事,一個(ge) 情義(yi) 地老天荒的故事。這本書(shu) 以女主人公楊禎秀一家近半個(ge) 世紀的坎坷命運為(wei) 表現對象。禎秀是典型的中國傳(chuan) 統農(nong) 村勞動婦女的代表,她隱忍、堅強、能幹,經曆著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同樣的悲歡。全家從(cong) 四川開縣楊家壩到陝西一個(ge) 叫皮家溝的村莊定居後,禎秀父母雙亡,全家的生活重擔落在她身上。她的堅韌勤勞、勇於(yu) 擔當、真情大愛,是作品中最感人的部分。為(wei) 了家族的囑托,為(wei) 了弟弟、兒(er) 子,禎秀艱辛勞碌,扶助他人,無怨無悔。麵對困難時,禎秀常說的話是“隻要活著,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這是她生命韌性的體(ti) 現,也是一代人麵對苦難時的堅強態度。她的無私、善良,閃耀著人性的力量、母愛的光輝,照亮了整部小說,震撼著讀者的心靈。跟隨作者細致入微的筆觸,我們(men) 難免掩卷沉思:我們(men) 社會(hui) 的進步發展,離不開禎秀這樣平凡而偉(wei) 大的女性。
《耐煩》在寫(xie) 作方麵的特色引人注目,一是個(ge) 性風格濃鬱,富於(yu) 鄉(xiang) 土氣、民間情。信天遊的巧妙運用,更凸顯了作品的西北鄉(xiang) 土風格。二是敘事結構巧妙,以禎秀和弟弟禎虎的命運為(wei) 主線,交叉敘述,因果相扣,情節推進順利,人稱轉換自如,不同段落分別以禎秀、父親(qin) 和禎虎等多人視角靈活展開敘事,豐(feng) 富了小說內(nei) 容。
《耐煩》以文學的形式為(wei) 鄉(xiang) 土大地上頑強不息的鄉(xiang) 民寫(xie) 心立傳(chuan) ,為(wei) 時代發展留下記錄,揭示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麵對苦難與(yu) 考驗,中國農(nong) 民如何打破局限、如何維係家族榮譽、如何為(wei) 後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從(cong) 中可以看到作者對中國人心靈世界的洞察。
(梁鴻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