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湖南桑植:“非遺+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3-31 14:35: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近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長征紀念館,紅色少年成長桑植基地正式啟動。該基地將迎來湖南省6萬(wan) 名中小學生前來開展紅色研學。在這裏,他們(men) 將瞻仰賀龍故居,參觀賀龍紀念館和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長征紀念館,並學唱一首國家級非遺項目“桑植民歌”的經典曲目。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xiang) 、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長征出發地,同時,桑植也是中國民歌之鄉(xiang) ,婉轉動聽的桑植民歌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承載著桑植縣厚重的文化積澱。

  為(wei) 充分發揮資源優(you) 勢,做強以紅色旅遊為(wei) 重點的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桑植縣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紅色旅遊引領樣板區、革命老區快速振興(xing) 區”的目標,成立了紅色旅遊產(chan) 業(ye) 管理辦公室,積極創造營商環境,並打出了旅遊與(yu) 非遺融合發展的組合拳。2022年,借力張家界市承辦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hui) 的機遇,桑植縣委、縣政府開展了“喝桑植白茶,唱桑植民歌,聽紅色故事”等活動,製定了“一本紅色書(shu) 、一首紅色歌曲、一台紅色情景劇、一套紅色情懷產(chan) 品、一批紅色教育基地”的“五個(ge) 一”行動,推動旅遊和非遺深度融合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搭建了新舞台。

  除了紅色少年成長桑植基地,桑植民歌寨、湖南百年育英紅色教育基地等也紛紛落戶桑植。

  位於(yu) 桑植縣空殼樹鄉(xiang) 陳家坪村的桑植民歌寨遠近聞名,豐(feng) 富的文化旅遊體(ti) 驗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往打卡。桑植民歌寨立足農(nong) 耕、歌舞、飲食、風土風物等資源優(you) 勢,以桑植民歌、桑植仗鼓舞,土家族撒葉兒(er) 嗬等非遺展示基地為(wei) 抓手,推動鄉(xiang) 村夜晚燈光秀、非遺田野演體(ti) 驗長廊、遊樂(le) 娛樂(le) 設施、經營性固定設施等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已建成300米的桑植民歌長廊、200米的農(nong) 耕文化實物展示長廊、800平方米的民歌大戲台和可容納2萬(wan) 人的民歌廣場,並成立了土家擺手舞和白族仗鼓舞表演隊、民俗禮儀(yi) 攔門酒迎賓隊、民樂(le) 民器打擊樂(le) 隊3支表演隊,讓當地的鄉(xiang) 村文化有了展示窗口。同時,桑植民歌賽還以節築巢,以節引流,通過舉(ju) 辦桑植民歌節、桑植民歌歌手邀請賽、油菜花節、鄉(xiang) 村夜景燈光秀、農(nong) 村割穀節等,進一步拓展鄉(xiang) 村文化資源的利用方式。

  自2021年5月建成運營以來,桑植民歌寨圍繞“農(nong) 耕體(ti) 驗+民俗演藝”“廟會(hui) 節氣+家國情懷”“研學旅行+拓展訓練”“紅色回憶+愛國教育”“民族風情+親(qin) 子遊樂(le) ”“特色民宿+養(yang) 老養(yang) 生”“戶外運動+自駕露營”七大文化旅遊賦能業(ye) 態,把一個(ge)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村建成了一個(ge) 文旅融合村。截至目前,桑植民歌寨共接待遊客16萬(wan) 餘(yu)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200多萬(wan) 元,提供就業(ye) 崗位近200個(ge) 。此外,位於(yu) 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長征出發地劉家坪白族鄉(xiang) 的百年紅色教育研學基地,自2019年9月正式營業(ye) 以來,接待省內(nei) 外遊客29.3萬(wan) 人次,開辦紅色研學班次930個(ge) 。(張玲 王成均 鄭秀)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