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紅色旅遊 傳承紅色基因
【熱點觀察】
作者:朱慧勇(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近日,一段名為(wei) “小學生軍(jun) 訓體(ti) 驗飛奪瀘定橋”的視頻火爆網絡。視頻中,數十名小學生身著軍(jun) 裝,排成隊在滾滾濃煙中艱難穿越“斷橋”。看似簡單的紅色場景還原,卻能讓孩子們(men) 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沉浸式體(ti) 驗到“革命勝利從(cong) 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拱手相讓的,而是用流血犧牲換來的”。正如網友所說,“這是最生動的教材”“少年強則中國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用好紅色資源”“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去年年底,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一批全國紅色旅遊融合發展試點單位名單,山西省長治市武鄉(xiang) 縣、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古田鎮、江西省吉安市井岡(gang) 山市、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湖北省黃岡(gang) 市紅安縣、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10家單位榜上有名。這些試點單位以此為(wei) 契機,進一步創新舉(ju) 措推動紅色旅遊融合發展,其經驗做法具有借鑒意義(yi) 。
讓紅色文化更突出
發展紅色旅遊要把準方向,核心是進行紅色教育、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讓幹部群眾(zhong) 來到這裏能接受紅色精神洗禮。因此,推動紅色旅遊融合發展,必須突出紅色文化這個(ge) 核心要素。
坐落在太行山深處的山西省長治市武鄉(xiang) 縣,被譽為(wei) “八路軍(jun) 的故鄉(xiang) ,子弟兵的搖籃”。該縣紅色資源豐(feng) 富,擁有王家峪八路軍(jun) 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以及全國唯一一座全麵反映八路軍(jun) 抗戰史實的八路軍(jun) 太行紀念館,三處均為(wei) 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武鄉(xiang) 縣深入挖掘紅色旅遊資源,較早提出了八路軍(jun) 文化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通過舉(ju) 辦八路軍(jun) 文化旅遊節,宣傳(chuan) 八路軍(jun) 文化;打造八路軍(jun) 文化園、遊擊戰體(ti) 驗園和大型實景劇《太行山》,讓遊客直接參與(yu) 體(ti) 驗“當一天八路軍(jun) ,打一場遊擊戰,吃一餐小米飯,體(ti) 驗一次八路軍(jun) 生活”,接受紅色文化熏陶,接受革命傳(chuan) 統教育。
紅色文化是紅色旅遊景區的靈魂。沒有紅色文化的滋養(yang) 和熏陶,紅色景區隻能是徒有其表。各地推進紅色旅遊融合發展,必須抓好紅色文化這個(ge) 核心。要立足於(yu) 紅色文物的保護和利用、紅色文化的挖掘與(yu) 研究。紅色文化也是紅色旅遊景區的重要資源。它是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zhong) 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feng) 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要通過文藝創作、模式創新、精彩講解等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讓遊客在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在鮮活的“教科書(shu) ”中了解黨(dang) 史、國史,以遊促教、以文化人。
在紅色旅遊中體(ti) 驗紅色文化,一方麵要突出沉浸式體(ti) 驗感,比如山西省長治市武鄉(xiang) 縣以大型實景劇《太行山》把觀眾(zhong) 帶回曆史現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打造兒(er) 童劇《新安旅行團》,通過廣泛走進校園、走向基層、走到孩子們(men) 中間,引導青少年勵誌爭(zheng) 當民族複興(xing) 的“小好漢”,讓“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革命薪火世代相傳(chuan) 。另一方麵,精彩的解說必不可少。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2023年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培養(yang) 項目的通知》,旨在培養(yang) 一批“政治思想好、知識儲(chu) 備好、講解服務好、示範帶頭好、社會(hui) 影響好”的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進一步加強紅色旅遊講解人才隊伍建設,更好地傳(chuan) 承弘揚革命傳(chuan) 統和愛國主義(yi) 精神,為(wei) 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讓紅色旅遊特色更鮮明
任何領域,模仿與(yu) 照搬往往省時又省力,但其本身的價(jia) 值與(yu) 吸引力也會(hui) 大打折扣。各地推進紅色旅遊融合發展,在資金利用、項目建設、人才培養(yang) 、市場開拓、產(chan) 品建設等方麵可以借鑒先進經驗,但在發展過程中應當避免同質化,而應立足紅色資源優(you) 勢,突出特色。
紅色旅遊作為(wei) 一種特殊的旅遊形態,在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紅色旅遊資源因分布區域不同,往往具有獨特的曆史地位和文化價(jia) 值,具有特色鮮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這應當成為(wei) 各地發展紅色旅遊的關(guan) 注點和著力點。一方麵,各地紅色資源不同,承載的紅色曆史、紅色文化各有其獨特價(jia) 值,比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古田鎮擁有古田會(hui) 議會(hui) 址、古田會(hui) 議紀念館等,古田會(hui) 議精神的思想火炬照耀著新時代新征程。而江西省吉安市井岡(gang) 山市被稱為(wei) “中國革命的搖籃”,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在這裏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鬥爭(zheng) ,創建了中國第一個(ge) 農(nong) 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裏,井岡(gang) 山精神傳(chuan) 承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蘊含和昭示著中國革命的曆史規律和必然。另一方麵,什麽(me) 樣的環境孕育什麽(me) 樣的文化,紅色資源與(yu) 所在地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等緊密融合,比如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的陝北民風、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古田鎮的客家文化,結合當地其他資源優(you) 勢發展特色旅遊有利於(yu) 提高紅色旅遊的觀賞性和體(ti) 驗性。
特色是文化旅遊的製勝法寶,它代表著個(ge) 性和稀缺性,能提高旅遊目的地的識別度、重遊率、品牌溢價(jia) ,帶動二次消費,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同質化競爭(zheng) 帶來的種種行業(ye) 頑疾。
如何讓紅色旅遊特色更鮮明?一方麵要有品牌意識,努力打造紅色旅遊經典品牌,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依托特有的紅色資源,創新展示形式、講解引導和遊覽體(ti) 驗,提高內(nei) 容的震撼力、故事的穿透力、體(ti) 驗的感觸力。另一方麵要結合當地其他資源優(you) 勢,深化紅色旅遊項目開發,培育新的有影響力的紅色旅遊品牌,比如,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充分挖掘韶山紅色文化、湖湘文化、民俗文化,突出紅色主基調,以文物景點保護開發、文藝作品創作演出、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展出、文創藝術品研發製作為(wei) 抓手,強化文化與(yu) 旅遊的融合,創新推出特色產(chan) 品,受到遊客廣泛歡迎。
以紅色文旅賦能革命老區振興(xing)
革命老區是黨(dang) 和人民軍(jun) 隊的根,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見證。革命老區大部分位於(yu) 多省交界地區,它們(men) 的發展與(yu) 振興(xing) 始終是黨(dang) 和政府最牽掛的事。2021年,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xing) 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革命老區在新發展階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開啟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讓革命老區人民逐步過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紅色資源是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可以利用的獨有特色資源。紅色旅遊一方麵有助於(yu) 傳(chuan) 承紅色文化,以革命傳(chuan) 統精神教育時代新人;另一方麵能夠幫助革命老區人民發揮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優(you) 勢,發展紅色旅遊經濟,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wei) 旅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使紅色旅遊成為(wei) 當地經濟新的增長點。紅色基因、紅色故事是革命老區振興(xing) 的精神動力,而紅色旅遊則為(wei) 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近年來,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沂南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載體(ti) 作用,推動紅色教育、紅色旅遊、紅色影視等產(chan) 業(ye) 融合,開拓了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徑。這些舉(ju) 措不僅(jin) 有效增加了當地群眾(zhong) 的就業(ye) ,還帶動了住宿、餐飲、購物等行業(ye) 聯動發展。而湖北省黃岡(gang) 市紅安縣把美化鄉(xiang) 村環境與(yu) 紅色文化傳(chuan) 承、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緊密結合起來,堅持“一村一品”,高標準推進紅色美麗(li) 村莊建設,不僅(jin) 帶動了當地的紅色旅遊發展,提高了紅色旅遊效益,而且有效改善了當地百姓的居住環境。
革命老區紅色旅遊收入不斷創新高,不僅(jin) 縮小了與(yu) 發達地區的經濟差距,還將革命曆史、革命傳(chuan) 統和革命精神廣泛發揚,推進了革命老區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增強了革命老區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去年年底,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出台《臨(lin) 沂市紅色旅遊促進辦法》,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保障支持等多方麵助力紅色旅遊發展,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弘揚沂蒙精神,促進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讓紅色旅遊成果惠及更多群眾(zhong) 。這成為(wei) 革命老區通過紅色旅遊帶動振興(xing) 發展的縮影。紅色基因帶來精神能量,紅色旅遊帶來切實收益,革命老區不斷煥發新的活力,革命老區人民的生活也將更加富裕幸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