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

發布時間:2023-04-20 10:09: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賈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供給與(yu) 需求的動態平衡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國民收入與(yu) 社會(hui) 需求相互轉化、實現良性循環的重要前提。當前,我國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大部分領域“有沒有”的問題基本解決(jue) ,“好不好”的問題更加突出,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的問題日益凸顯,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統籌謀劃擴大內(nei) 需和優(you) 化供給,提升供給體(ti) 係對需求的適配性,實現供需良性互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更好統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nei) 需。這指出了加快構建高質量供給體(ti) 係在我國擴大內(nei) 需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也為(wei) 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提供了明確的抓手。

  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要重點聚焦三個(ge) 方麵。一是在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目前對外依賴度較高、短期難以尋找替代來源甚至可能出現斷供斷鏈的領域,要加快實現技術突破、國產(chan) 替代。二是在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滿足的領域,如優(you) 質品牌商品,育幼養(yang) 老、健康文化等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性服務業(ye) ,研發設計、會(hui) 計審計等高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綠色生態產(chan) 品等,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盡快優(you) 化供給結構。三是聚焦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下不斷湧現的新產(chan) 業(ye)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以及由其所帶動形成的新型消費和新型基礎設施等投資需求,提升供需的適配性。

  構建高質量供給體(ti) 係的基礎在人才。人是生產(chan) 力發展中最為(wei) 重要、最為(wei) 活躍的因素,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要發揮人力資本作用,更加注重調動和保護人的積極性。要緊扣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製造強國、文化強國等完善人才戰略布局,調整優(you) 化同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人才培養(yang) 結構,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人才隊伍,形成人才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構建高質量供給體(ti) 係的重點在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要進一步鞏固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提升基礎產(chan) 品質量和技術性能,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在關(guan) 係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要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積極塑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前瞻謀劃和培育孵化未來產(chan) 業(ye) 。要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業(ye) 新體(ti) 係,深化服務業(ye) 領域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動服務業(ye) 高品質、專(zhuan) 業(ye) 化、多樣化發展。

  構建高質量供給體(ti) 係的關(guan) 鍵在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要圍繞“四個(ge) 麵向”,構建體(ti) 係化全局性科技發展新格局。加強基礎研究,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麵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推動各類高質量科技要素向企業(ye) 集聚,加強金融服務企業(ye) 創新能力,發揮企業(ye) 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破解深層次體(ti) 製機製障礙,著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充分激發各類要素創新潛力和活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