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春天裏的文化之約——新疆首屆文化藝術節現場走筆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尚傑 趙明昊
春光明媚,萬(wan) 物勃發。在這個(ge) 春天裏,新疆迎來了首屆文化藝術節。音舞詩畫《千年之約·夢幻龜茲(zi) 》、歌舞《萬(wan) 方樂(le) 奏融夢和田》、豫劇《解憂公主》……曆時半個(ge) 月的新疆首屆文化藝術節上,一大批新疆近年來創作的文藝精品接續展演,讓群眾(zhong) 盡享文化大餐。
新疆被譽為(wei) “歌舞之鄉(xiang) ”。本屆文化藝術節薈萃22部舞台藝術精品、29部群眾(zhong) 文藝佳作、169件美術作品,全疆近10萬(wan) 人次走進劇院、美術館,來到廣場、社區、公園,共享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精品薈萃,文藝展演圈粉無數
在龜茲(zi) 樂(le) 唯美的旋律中,克孜爾石窟的精美壁畫投影在演出現場,舞蹈演員身著飛天服飾,分5層站在10米高的鋼架舞台上,在一個(ge) 個(ge) 菱形造型的“洞窟”內(nei) 翩翩起舞……
4月1日晚,作為(wei) 新疆首屆文化藝術節的開幕演出,《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ge) 好地方》一亮相,便引來觀眾(zhong) 陣陣喝彩。
整場演出節目豐(feng) 富、風格濃鬱、熱情奔放,演出節目包含《龜茲(zi) 樂(le) 舞》、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瑪納斯》、十二木卡姆經典片段《朱拉》,新疆經典舞蹈《摘葡萄》以及《陽光下的麥蓋提》歌舞片段等,盡情展示新疆歌、舞、樂(le) 的藝術魅力。
“我們(men) 的歌舞重在展示新疆豐(feng) 富的文化藝術資源和多元一體(ti) 的發展脈絡,舞蹈編排選取了包含世界文化遺產(chan)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創作元素,既能滿足觀眾(zhong) 需求,又能代表新疆風貌。”舞蹈總監高山說。
新疆藝術劇院話劇團推出的話劇《林基路》、喀什地區創作的音樂(le) 劇《拉齊尼·巴依卡》、克拉瑪依市歌舞團創排的舞劇《油城往事之開拓者》……本屆藝術節期間,一部部文藝精品與(yu) 觀眾(zhong) 見麵,集中展示全區舞台藝術精品創作的最新成果。
“全疆的文藝工作者緊跟時代步伐,搶抓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大好機遇,勇攀文藝創作高峰,在首屆藝術節期間拿出最好的狀態,集中為(wei) 各族群眾(zhong) 奉獻文化大餐、視覺盛宴。”新疆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廳長徐銳軍(jun) 說。
推陳出新,傳(chuan) 統文藝煥發生機
4月7日晚,原創歌舞劇《瑪納斯》在新疆人民劇場上演,登上首屆新疆文化藝術展演的舞台。
演員們(men) 的傾(qing) 情演繹呈現出《瑪納斯》背後的文化內(nei) 涵,詮釋著中華民族團結、包容、勇敢、智慧和不放棄、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傳(chuan) 唱千年的《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文化瑰寶。在江蘇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的支持下,江蘇省演藝集團和克州歌舞團聯合,將民族史詩《瑪納斯》與(yu) 民族民間舞融合,全新創編了這部大型歌舞劇。
“這場歌舞劇在瑪納斯口頭傳(chuan) 唱的基礎上,創新采用了歌舞兼備、敘事抒情的表現形式,讓故事具有連貫性和豐(feng) 富性,更容易被觀眾(zhong) 接納,也更具有傳(chuan) 播力。”克州歌舞團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花明說。
本屆藝術節上,阿克蘇地區塔裏木歌舞團曆時三年創作編排的音舞詩畫《千年之約·夢幻龜茲(zi) 》精彩上演,演出講述了阿克蘇地區“龜茲(zi) ”“多浪”兩(liang) 大文化品牌的傳(chuan) 承和發展,展示了阿克蘇這片熱土上的魅力風景、豐(feng) 厚物產(chan) 和幸福生活。
阿克蘇地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地區文化體(ti) 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駱娟介紹,目前該劇已完成演出50場次,成為(wei) 宣傳(chuan) 推介“絲(si) 路古龜茲(zi) ·神奇阿克蘇”的一張文化名片。
交流互鑒,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
西漢公主遠嫁烏(wu) 孫國50多年間,在西域為(wei) 傳(chuan) 播漢文化、促進西域和中原友好往來,寫(xie) 下動人傳(chuan) 奇。2000多年後,這些傳(chuan) 奇被兵團豫劇團和伊犁州歌舞劇院不約而同地搬上舞台。
“蘭(lan) 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於(yu) 蘭(lan) 何傷(shang) ……”豫劇《解憂公主》演出中,解憂公主三次撫琴而歌,吟唱《幽蘭(lan) 操》,每次都有不同的環境和心境。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培培在劇中從(cong) 十七八歲的花旦演到了滿頭白發的老旦,表演過程中,她不斷重新去找感覺,精心處理唱腔、表演。
兵團豫劇團副團長李二偉(wei) 介紹,《解憂公主》是兵團豫劇團曆年來投入最大的一部戲,共有70多名演職人員參與(yu) ,從(cong) 劇本構思、籌備到創作完成曆時4年,經過反複打磨,努力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一場視覺與(yu) 聽覺的雙重藝術盛宴。
充滿漢風古韻的漢唐舞、風情獨特的烏(wu) 孫舞、彰顯匈奴鐵騎勇猛的馬刀舞、熱烈浪漫的婚禮舞蹈……由無錫市歌舞劇院、新疆伊犁州歌舞劇院聯袂打造的歌舞劇《解憂公主》,則用融合多民族元素的民族舞蹈,展現別具一格的邊疆風情,還原解憂公主波瀾壯闊的一生。
“首屆文化藝術節是對新疆新時代藝術創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全麵‘體(ti) 檢’。各文藝院團相互觀摩,相互學習(xi) ,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成員、新疆藝術劇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蔡曉榮說,本次展演實現了“文藝的盛會(hui) 人民的節日”的初衷,相信新疆文化藝術節會(hui) 越辦越成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