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業態跑出加速度——聚焦首屆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論壇
光明日報記者 張銳 夏靜 嚴(yan) 德勇 光明日報通訊員 程曉 劉栩君
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期間,首屆沉浸式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在武漢東(dong) 湖之濱召開。參加論壇的學界、業(ye) 界代表,聚焦“沉浸式文旅產(chan) 業(ye) 新模式與(yu) 消費新體(ti) 驗”主題,圍繞文化遺產(chan) 數字化、沉浸式旅遊演藝的運營開發、沉浸式業(ye) 態助力夜間經濟發展、沉浸式消費新場景打造等內(nei) 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論壇發布了2021—2022年度《沉浸式文旅新業(ye) 態年度發展報告》,還舉(ju) 行了沉浸式產(chan) 學研創新平台與(yu) 項目合作簽約儀(yi) 式。
與(yu) 會(hui) 者一致認為(wei) ,今年以來,全國文化和旅遊市場加速回暖,文化和旅遊消費活力盎然,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恢複。在這一過程中,沉浸式業(ye) 態跑出了加速度,成為(wei) 培育新型業(ye) 態、拉動文旅消費的重要力量。
沉浸式文旅成為(wei) 消費熱點
遊船上,遊客可與(yu) 演員牽手共舞,或者到酒吧吧台小酌,也可以登上二層甲板,傾(qing) 聽小鞋匠的美麗(li) 遇見……在《知音號》的情境之中,遊客緣著各色人物的別樣故事,重新回到百年前的武漢文化場景。
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ti) 驗劇《知音號》的藝術總監餘(yu) 濤介紹,這部沉浸式體(ti) 驗劇公演以來,演出1500餘(yu) 場,接待遊客100多萬(wan) 人次。2023年,首次春節演出場場爆滿。3月櫻花季,首周票房創曆史新高。
“來我們(men) 西安,可以做一回唐‘潮’人,不負心中盛世長安。”陝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林豐(feng) 介紹,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2022年4月28日開業(ye) ,受疫情影響,當年累計運營僅(jin) 144天。截至今年3月31日,總遊客量已超過150萬(wan) 人次。
從(cong) 夜遊錦江、大唐不夜城,到《又見平遙》《遇見大庸》……沉浸式文旅火遍大江南北。
《沉浸式文旅新業(ye) 態年度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沉浸式產(chan) 業(ye) 是進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形態從(cong) “產(chan) 品經濟”“服務經濟”向“體(ti) 驗經濟”轉變過程中產(chan) 生的一種全新經濟業(ye) 態。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沉浸體(ti) 驗項目數量高達8000多項,覆蓋了258類業(ye) 態,產(chan) 值超過500億(yi) 美元。
中關(guan) 村中恒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秘書(shu) 長劉兵介紹,我國沉浸式體(ti) 驗項目數量超過1500種,位居世界第一。我國自主IP的沉浸式展演進入群體(ti) 綻放的時期。以密室和劇本殺為(wei) 代表的沉浸式文化娛樂(le) ,迅速崛起為(wei) 全球最大產(chan) 業(ye) 。沉浸式體(ti) 驗幾乎覆蓋了我國文化旅遊新興(xing) 消費的大部分領域,並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技術創新讓文旅插上翅膀
從(cong) 《飛越廣東(dong) 》,到“文立方”數字展覽空間,再到畫遊千裏江山與(yu) 絲(si) 路山水地圖……聲光電等高科技成果的運用,讓遊客身臨(lin) 其境、眼界大開。
如果說文化創意開辟了沉浸式文旅的嶄新天地,那麽(me) 推陳出新的科技創新,則為(wei) 人們(men) 翱翔天際插上了扶搖的翅膀。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費俊認為(wei) ,文化遺產(chan) 的數字化演繹,目標是文化遺產(chan) 活化,而不隻是動態化。要通過文化與(yu) 科技融合,來創立受眾(zhong) 與(yu) 文化遺產(chan) 之間的互動界麵以及超級用戶體(ti) 驗,提升公共可達性、活態生命力和社會(hui) 影響力。
“從(cong) 過去到現在,我們(men) 一直嚐試著用屏幕去探尋和體(ti) 驗屏幕背後的世界。”交互技術與(yu) 體(ti) 驗係統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陳洪介紹,一百多年前的電影屏幕距離我們(men) 雙眼有20~30米,到家庭電視的3~5米,再到電腦的0.5米,然後是手機的0.25米,再到VR、AR眼鏡的0.01米,甚至是人機接口的零距離,我們(men) 一直在技術推動下持續接近內(nei) 容,直到融入。
《報告》指出,沉浸式技術體(ti) 係也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驅動在不斷迭代完善中。發展沉浸式體(ti) 驗離不開多學科、多領域的聯合攻關(guan) 。它涉及新型視聽、虛擬現實、混合現實、人工智能、人機交互、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也涉及文化裝備等工程領域,更需要大量的文化內(nei) 容創意。
與(yu) 會(hui) 業(ye) 界、學界專(zhuan) 家表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強有力推動著沉浸式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2023年,文旅產(chan) 業(ye) 步入快速複蘇期,沉浸式文旅體(ti) 驗的需求迅速上升。展望未來,沉浸式文旅產(chan) 業(ye) 將迎來一個(ge) 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並帶動我國文旅產(chan) 業(ye) 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推動人民文化精神消費的不斷升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