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大地問診把脈,有種無法言說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3-04-25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青春之我】

  為(wei) 大地問診把脈,有種無法言說的幸福

  福建農(nong) 林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教授 陳炎輝

  人要體(ti) 檢、要治病,土地也要。

  土地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土質、水分、孔隙……每一個(ge) 微小差別,都可能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巨大影響。若一塊土地發了病、遭了災,那可不得了,它得揪緊多少家庭的心。我從(cong) 小生長在農(nong) 村,對這一點體(ti) 會(hui) 很深。

  每當我穿梭在田間地頭采土樣,身邊總有伯伯姆姆們(men) “上下打量”我。

  他們(men) 無法完全信任一個(ge) 戴著眼鏡的“小年輕”要在他們(men) 的土地裏施肥灑劑,因為(wei) 土地就是他們(men) 的根。

  有的時候,從(cong) 事土壤汙染與(yu) 防治研究的我,無法向他們(men) 完全吐露實情。

  誰願意相信自家的土壤受到了汙染呢?

  2019年,我赴福建某地進行受汙染土壤修複工作。當地以酸性土壤為(wei) 主,有些地區的土層汙染物本底值比較高。在各種生產(chan) 活動中,汙染物慢慢被活化遊離至表麵,致使當地時有出現農(nong) 產(chan) 品汙染物超標的現象。

  盡管土壤汙染防治不應成為(wei) “聞之色變”的話題,但看到農(nong) 民臉上焦急的神色,我還是會(hui) 笑著告訴他們(men) :“沒事兒(er) !按我說的,能種更多更好的稻子!”

  事實也如此,我們(men) 研發土壤改良劑的主要目的是修複受汙染土壤,同時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產(chan) 量。

  這一點微小的變化,還不足以徹底打消農(nong) 戶們(men) 的疑慮。

  為(wei) 了獲得農(nong) 民的信任,我常常像個(ge) “尾巴”一般跟在他們(men) 後頭,坐在田埂上拉家常,向他們(men) 了解哪個(ge) 季節收成好、哪種作物更好賣。

  在和農(nong) 戶們(men) 的談天中,我總結出了修複土壤在實際操作中的一個(ge) 關(guan) 鍵點——時間節點。

  冬收後,隻要趕在農(nong) 戶們(men) 插上新一輪秧苗前,把土壤改良劑灑在地裏,隨著春耕翻土,改良劑就能發揮更大作用。改良劑不直接作用於(yu) 農(nong) 作物,農(nong) 戶們(men) 對它的不信任程度也會(hui) 減輕。

  土壤修複無法立竿見影,需要久久為(wei) 功。年複一年,修複工作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就這樣互相為(wei) 伴、互動共進。

  然而有一年,氣溫變化過快過大,農(nong) 戶們(men) 早早插上了秧。修複工作不好開展了,我一時不知該如何說服老鄉(xiang) 們(men) 。“他們(men) 能信任我,讓我在插滿秧的田裏繼續進行修複工作嗎?”我心裏直打鼓。

  “陳老師你來了哇!今年還灑藥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men) 似乎早知我要來,甚至主動向我請教這次應該怎麽(me) 施用改良劑,還和我分享去年的收成變化。

  從(cong) 前,他們(men) 總同我說“你費這麽(me) 大力氣,圖什麽(me) ”,這次他們(men) 卻告訴我“我們(men) 知道你是為(wei) 我們(men) 好的”。

  在土壤汙染防治這條路上,我走了十餘(yu) 年,聽過許多不理解的聲音、遇過許多難以迅速解決(jue) 的問題,也收獲過無數的感動,我始終滿懷信心。因為(wei) 我知道,我與(yu) 農(nong) 民的心都係於(yu) 土地,我和農(nong) 民的心始終連在一起,這是我為(wei) 土地問診把脈感受到的最大幸福。

  (光明日報記者殷澤昊、通訊員陳漣漪采訪整理)

    (本期選題支持 陳鵬)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