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論壇】流動中國釋放發展生機與內需活力

發布時間:2023-05-08 10:0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張鵬(山東(dong) 建築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

  交通運輸,連接千城百業(ye) ,暢通供需兩(liang) 端,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超2.7億(yi) 人次。旅遊平台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五一”期間國內(nei) 景區門票票量同比增長9倍,較2019年增超2倍,出境遊訂單同比增長近7倍。

  與(yu) 之相呼應的是,前不久,交通運輸部一季度數據顯示,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既有質的有效提升,也有量的合理增長。一季度完成貨運量118.7億(yi) 噸,同比增長5%;小客車出行量、營業(ye) 性客運量同比增速均在25%以上。今年以來,全國快遞業(ye) 務量也穩步增長。快遞物流業(ye) 、交通運輸業(ye) 和旅遊業(ye) 快速回升,“流動中國”釋放蓬勃生機與(yu) 旺盛活力,將進一步激發消費增長潛力、為(wei)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流動中國有力提升人們(men) 生活品質。千古百業(ye) 興(xing) ,先行在交通,“朝碧海而暮蒼梧”照進現實,“流動中國”更好滿足了人們(men) 的生活之需。隨著物流網絡的不斷擴大和智能化技術的介入,各類產(chan) 品得以在廣闊的市場上快速流通和推廣。通過智能化物流配送體(ti) 係,城市和農(nong) 村之間的物質與(yu) 文化交流更加便捷、頻繁。物流交通提質升級,尤其降低了文化產(chan) 品的獲取門檻,讓人們(men) 可以更便捷走近並體(ti) 驗各類文化產(chan) 品及活動。眼下,通過旅遊飽覽祖國壯美山河、感受多彩文化已成為(wei) 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層出不窮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和文化產(chan) 品,共同豐(feng) 富了人們(men) 期待的文化盛宴,更好滿足了人們(men) 的精神文化需求。

  流動中國有效擴內(nei) 需促消費。快遞物流業(ye) 、交通運輸業(ye) 和旅遊業(ye) 作為(wei) 服務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具有帶動關(guan) 聯性消費的效應,充分發掘相關(guan) 潛力,不僅(jin) 能有效擴大內(nei) 需,還有利於(yu)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國內(nei) 外經貿合作。快遞物流與(yu) 交通運輸業(ye) 的發展能夠滿足不同行業(ye) 、不同地區之間的供需聯係,幫助各類產(chan) 品和服務順暢到達目的地,提升供需適配效率。隨著旅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人們(men) 的消費場景、消費體(ti) 驗不斷“翻新”,多樣化的度假方式正在帶動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交通旅遊消費市場前景廣闊、機遇無限。交通“大動脈”發展強勁、物流“微循環”更加暢通,流動中國裏升騰的中國經濟向上的氣勢將更加強勁。

  流動中國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關(guan) 鍵在於(yu) 確保經濟循環暢通無阻。交通是經濟命脈,越織越密的物流交通網,形成了資源互通、機遇共享、優(you) 勢互補的發展網,通過整合資源、打通區域聯係、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把經濟增長的動力引向諸多地區。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深入推進,生產(chan) 要素跨國流動日益頻繁,交通運輸成為(wei) 全球經濟聯係的重要紐帶。快遞物流業(ye) 和交通運輸業(ye) 的發展,促使國內(nei) 外市場聯係更加緊密,為(wei) 各類產(chan) 品的國內(nei) 國際流通提供重要保障,推動貿易投資合作不斷走向縱深。流動中國讓中國市場更好成為(wei) 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持續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讓流動中國持續釋放蓬勃生機與(yu) 活力,有賴於(yu) 我們(men)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保暢通、擴投資、補短板,不斷提高快遞物流業(ye) 、交通運輸業(ye) 、旅遊業(ye) 發展質量。一方麵,加快交通運輸相關(guan) 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全國覆蓋麵與(yu) 服務質量。開拓新市場,探索新業(ye) 務模式,通過全球供應鏈的創新和優(you) 化,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另一方麵,創新運輸模式,完善企業(ye) 信用體(ti) 係,構建誠信運輸環境和市場秩序,促進社會(hui) 資本和民間資本投資,推動資源更加均衡、便捷、綠色流動。

  此外,加強交通運輸部門信息化建設,鼓勵快遞物流和交通運輸領域重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在技術、品牌和市場開拓等方麵,要創造條件讓創新型企業(ye) 和中小微企業(ye)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wei) 行業(ye) 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