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奪取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通知要求,提早做好農(nong) 業(ye) 防汛抗旱工作
全力奪取夏糧和全年糧食豐(feng) 收
光明日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陳晨)近期南方出現多輪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情,據中國氣象局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ti) 為(wei) 一般到偏差,旱澇並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兩(liang) 條多雨帶,北方降水偏多、可能出現較重汛情,長江中遊降水明顯偏少、可能發生高溫幹旱,台風主要影響華南和華東(dong) 沿海,北上的可能性大。為(wei) 科學有效應對不利氣象條件,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農(nong) 業(ye) 防汛抗旱工作,努力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全力奪取夏糧和全年糧食豐(feng) 收。
通知要求,高度重視細化落實責任。要牢固樹立抗災奪豐(feng) 收思想,增強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把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作為(wei) 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抓好糧食生產(chan) 的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技術指導,細化災前防禦、應急救災、災後恢複等環節責任,做到災害來了事情有人管,技術有準備、物資有儲(chu) 備,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
紮實做好汛前各項準備。強化與(yu) 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的溝通會(hui) 商,進一步完善會(hui) 商研判、監測預警、協同處置等工作機製。加強對本地區災害的預測預判,製定完善針對性、技術性、操作性更強的預案。紮實開展汛前檢查,全麵排查整改漁業(ye) 、農(nong) 墾、農(nong) 機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確保安全度汛。抓緊調度救災種子、抗旱排澇機具等物資儲(chu) 備情況,及早檢修設施機具,備足應急救災物資。依托農(nong) 機、植保等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組建常態化應急服務隊,經常性開展應急培訓演練,確保關(guan) 鍵時候能拉得出、用得上、頂得住。
分區分類推進科學防災減災。北方地區要防汛抗旱兩(liang) 手抓。要及早搞好溝渠清淤疏通,提前備好排澇機具,調劑調運柴油、水泵等救災物資,及時搶排積水。同時提早做好局部抗旱準備,特別是傳(chuan) 統易旱區要多打抗旱機井,檢修灌溉設施,多備引水調水提水拉水送水設備,做足農(nong) 藝抗災準備,一旦旱象露頭,及早澆水保墒、噴施抗旱保水劑。長江中下遊地區要防汛防高溫幹旱。要會(hui) 同水利部門,搞好水情監測,加固堤壩設施,及時疏通溝渠,搶排田間積水,確保安全度汛。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調蓄能力和供水潛力,及時修繕建設集雨窖、山塘水壩等設施,蓄積雨水,攔截地表水;及早做好抗旱機井檢修、農(nong) 灌渠道清淤等工作,改善引水條件,保障抗旱應急用水。高溫幹旱來臨(lin) 時,要采取淺水勤灌、日灌夜排等措施,以水調溫減輕損失。華南和華東(dong) 地區要重點防台風。密切關(guan) 注台風生成和移動路徑,尤其緊盯北上台風,堅持保人員安全和保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並重,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動員相關(guan) 海域做到漁船進港、漁民上岸,提前修整加固種養(yang) 設施,盡量減輕災害損失。災後及時搶排積水,促進倒伏作物恢複生長。西南地區做好抗旱,防止旱澇急轉。目前西南局地旱情持續,要算好水賬、以水布局,做到“有水種稻、無水改旱”,確保種足種滿。大力推廣水稻旱育秧和地膜覆蓋等旱作節水技術,確保種在適播期。有水源的地區及時澆灌保苗,因旱絕收地塊,及時犁翻整地,因地製宜搞好改種補種。同時,做好“旱澇急轉”的防範準備。
搞好抗災救災指導服務。加密雨情、墒情、災情調度,及早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會(hui) 同氣象部門聯合發布預警信息,提早做好應對準備。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製度,第一時間調度掌握災情,科學評估災害損失。建立包保聯係工作機製,組織農(nong) 技人員和科技小分隊深入生產(chan) 一線,包片蹲點、進村入戶分類指導,開展各種形式在線培訓,落實防災減災關(guan) 鍵措施。充分發揮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和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作用,示範帶動小農(nong) 戶科學抗災。搞好種子、肥料、農(nong) 藥、柴油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救災物資調劑調運,確保抗災救災需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