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技講堂”搬上插秧專列

發布時間:2023-05-10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大夥(huo) 兒(er) 看我手中的兩(liang) 塊秧苗,有的高一些、壯一些,有的矮一些、黃一些。可都在一塊地,一個(ge) 時間種植出來的,咋有這麽(me) 大的差別呢?這是因為(wei) 使用了新水稻育苗技術,會(hui) 讓秧苗更壯。”5月6日17時,從(cong) 黑龍江綏化站發出的K5151次插秧專(zhuan) 列上,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徐永清舉(ju) 著兩(liang) 塊帶著土壤的秧苗,為(wei) 旅客講解水稻插秧育秧知識。車上來自綏化市的400餘(yu) 名“插秧客”乘坐專(zhuan) 列奔赴三江平原進行春耕生產(chan) 。

  黑龍江省是我國第一產(chan) 糧大省,糧食產(chan) 量、商品量和調出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每年春耕季,綏化地區都有大批“插秧客”前往三江平原從(cong) 事春耕生產(chan) ,不僅(jin) 滿足了當地用工需求,也拓寬了農(nong) 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哈爾濱局集團公司2000年首次開行“插秧專(zhuan) 列”以來,連續24年累計服務務農(nong) 旅客超180萬(wan) 人次。

  當下正值插秧客流高峰,據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客運部門統計,今年黑龍江約有5萬(wan) 名務農(nong) 人員前往墾區。鐵路部門安排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三個(ge) 方向連續19天增開57列次插秧專(zhuan) 列,途徑綏化等農(nong) 民集中出行地區,沿途覆蓋三江平原大部分農(nong) 場。

  “我們(men) 擴大列車編組和客座能力,在客流高峰期臨(lin) 時抽調35輛車體(ti) ,安排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客運段6組120餘(yu) 名骨幹客運人員組成乘務團隊。在綏化站增設誌願服務站,提供充電、行李搬運、應急藥品等公益服務,增派人員引導,全程做好旅客服務保障。”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客運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現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科技含金量越來越高了。為(wei) 滿足農(nong) 民技能需求,我們(men) 首次嚐試在插秧專(zhuan) 列開設‘農(nong) 技講堂’,邀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為(wei) 農(nong) 民科普農(nong) 業(ye) 技術、農(nong) 機安全等方麵的現代農(nong) 業(ye) 知識,發放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解答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難題,邀請旅客分享交流春耕經驗。”哈爾濱局集團哈爾濱客運段插秧專(zhuan) 列車隊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程繼東(dong) 說。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場事故全賠光。我是跟老師傅學開的插秧機,雖然會(hui) 開,不過好多機械原理、注意事項咱還不知道,今天聽專(zhuan) 家一講,如果操作不當,還挺危險,我剛加了專(zhuan) 家微信,不懂的地方真得好好問問。”綏化市青岡(gang) 縣的插秧客王金波邊說邊翻看車上分發的農(nong) 技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

  與(yu) 此同時,哈爾濱客運段在列車上開通“插秧驛站”服務,為(wei) 旅客搭建同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交流的網絡群組平台,通過群組動態掌握農(nong) 民出行需求,做好返程列車開行服務。免費為(wei) 旅客提供農(nong) 耕科普手冊(ce) ,在車廂內(nei) 張貼農(nong) 業(ye) 安全知識漫畫、農(nong) 事曆、農(nong) 業(ye) 科普知識掛圖,送技到站、送技上車。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