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強對流天氣頻發,如何避險?

發布時間:2023-05-10 09:58:00來源: 廣州日報

  天氣變清涼?

  廣州很快熱起來

  還記得幾年前那個(ge) 比冬至還冷的立夏嗎?今年立夏仿佛又有了這樣的感覺。雨水和冷空氣齊齊上陣,讓廣州出現明顯降溫。5月7日常常下大雨,今年又是一例。昨天廣州出現了強雷雨,白雲(yun) 區出現11級陣風。這場雨下過之後,廣州得到近期難得的清涼。今天氣溫再度走高,這下稍微厚點的被子也差不多可以收起來了。

  昨天白天,除粵北的中北部、雷州半島出現了陣雨外,廣東(dong) 其餘(yu) 大部市縣出現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據氣象水文監測,昨天8時到17時,廣東(dong) 全省平均雨量31.5毫米,超過25毫米鎮街占全省總鎮街數的65.6%,有27個(ge) 鎮街錄得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有328個(ge) 鎮街錄得50毫米~100毫米的暴雨,有608個(ge) 鎮街錄得25毫米~50毫米的大雨,各市雨量最大的鎮街有:惠州惠城區蘆洲鎮154.7毫米、博羅縣泰美鎮141.6毫米、清遠佛岡(gang) 縣高崗鎮139.4毫米、韶關(guan) 新豐(feng) 縣遙田鎮119毫米、汕尾陸豐(feng) 市潭西鎮117.2毫米、廣州從(cong) 化區黃龍帶水庫管理處117毫米。

  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昨天廣東(dong) 大部地區最高溫度下降了1℃~5℃。湛江徐聞錄得全省最高氣溫33.5℃。清遠連州錄得全省最低氣溫17.8℃。

  廣州市區昨天白天,陰天,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最高氣溫29℃,比前天下降了0.8℃,相對濕度95%~100%。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昨天最低氣溫出現在中午前後,為(wei) 22.5℃,比前天下降了2.9℃。

  氣象台預計,未來三天廣東(dong) 大部多雲(yun) 天氣為(wei) 主。廣州5月8日-10日以多雲(yun) 間陰天為(wei) 主,雲(yun) 量較多,偶有陣雨,氣溫介於(yu) 20℃~28℃之間。(全媒體(ti) 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晴雨)

  救有高招

  一案一析

  如遇身邊同伴被雷擊怎麽(me) 辦?

  昨日,廣州強降雨來襲,氣象部門發布多區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市三防總指揮部決(jue) 定啟動防暴雨內(nei) 澇三級應急響應,通知各單位、各部門按預案規定做好防禦工作,重點做好城鄉(xiang) 內(nei) 澇、山洪、小流域洪水、山體(ti) 滑坡等災害的防禦。相關(guan) 部門加強高危地區監測,注意防範,城市內(nei) 澇等災害;注意防範雷電和短時大風及其造成的廠房工棚、工地塔吊、臨(lin) 時構築物、戶外廣告牌、樹木等倒塌災害。

  兩(liang) 個(ge) 月前,全國多地出現強對流天氣,發生數起災害事故。其中3月22日一天,浙江溫州接連發生兩(liang) 起遭雷擊不幸遇難事故。當天下午5時多,溫州市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大廳接到電話稱,一名工作人員在海上作業(ye) 時突然遭受雷擊,不省人事。待患者所在的船隻靠岸後,急救醫生檢查發現,患者麵色發紺、心跳呼吸已停止,隨即給予搶救並送醫治療,後搶救無效去世。下午6時多,120急救指揮中心再次接到市民報警稱,一名女子在回家途中忽遇春雷,來不及躲避後被擊中,急救醫生到達現場發現患者全身淤青、心跳呼吸停止,當場進行心肺複蘇並送至醫院救治,後搶救無效去世。

  專(zhuan) 家提醒,當麵對突發惡劣天氣,積雨雲(yun) 變厚變黑,雷暴隨時來臨(lin) 的情況時,一定要和樹木、電線杆、積水保持距離,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ti) ,遠離金屬欄杆、鐵軌及電力設備。高空、海上作業(ye) 的人員應停止工作。如市民在行車途中,車子被雷擊中,千萬(wan) 不要貿然下車檢查車況,應等到雷暴完全過去後再下車。

  如遇身邊同伴被雷擊怎麽(me) 辦?專(zhuan) 家建議,第一時間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幫助患者爭(zheng) 取最寶貴的時間:

  1.及時呼救,撥打120。

  2.保證個(ge) 人安全,預防二次雷擊。如果雷暴沒有結束,及時將患者轉移到安全地點(幹燥處)。對於(yu) 患者來說,除非是從(cong) 高處墜落或身體(ti) 遭受重擊,否則不會(hui) 出現嚴(yan) 重的骨折,也就不會(hui) 導致癱瘓或大出血。這時挪動患者相對安全。

  3.立即檢查患者呼吸和心跳。雷擊引起的電灼傷(shang) 隻是表麵現象,最危險的是對心髒和呼吸係統的傷(shang) 害,雷擊常常會(hui) 導致受害者心髒驟停,如無法判斷可以電話聯係120尋求幫助,若無心跳、呼吸,可在調度員的指導下進行CPR(心肺複蘇術)直到救護車到達。

  4.若患者神誌清醒,呼吸心跳均正常,應讓患者就地平臥,嚴(yan) 密觀察,檢查傷(shang) 口並處理,同時等待120人員到來。

  【科普】

  強對流天氣那些事

  ·強對流天氣是指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卷風,颮線和冰雹等現象的災害性天氣。

  ·出現時間:強對流天氣在各地出現的時間不一樣,南方要比北方來得早,廣東(dong) 的強對流天氣全年都可能出現。

  ·短時強降水一年四季都可見,以春、夏、秋三季為(wei) 多。

  ·雷雨大風多發生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較為(wei) 少見。

  ·龍卷風一般發生在春夏過渡季節或夏秋之交(4-10月),以前者居多。

  ·颮線多發生在春夏過渡季節冷鋒前的暖區中,台風前緣也常有颮線出現,以3-9月居多。

  ·冰雹大多出現在冷暖空氣交匯激烈的2-5月份,也可能在盛夏強烈而持久的雷暴中降落。

  ·造成災害:強對流天氣帶來的災害可以歸納為(wei) 風害、澇害、雹害三類。當這幾種災害同時出現時,國計民生將受到較大影響。

  ·風害主要包括龍卷風、颮線和雷雨大風。

  ·澇害就是指短時強降水。

  ·雹害指的就是冰雹。

  強對流天氣防禦手冊(ce)

  ▲雷電災害防禦

  ·注意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或網絡等渠道關(guan) 注天氣預報,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si) 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更應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切忌攀爬電杆、鐵塔等柱體(ti) ,遠離傾(qing) 斜的電杆和斷頭下垂電線等,防止觸電。

  ·不要在下暴雨時騎自行車、電動車,以防摔跤。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盡量蹲下並低頭、雙腳並攏和雙手抱膝,千萬(wan) 不要用手撐地,避免因雷擊所產(chan) 生的“跨步電壓”對人體(ti) 造成傷(shang) 害。

  ▲大風災害防禦

  ·大風是指風力達8級或以上的風。大風(除台風外)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藍色:24小時內(nei) 平均風力將達6級以上

  黃色:12小時內(nei) 平均風力將達8級以上

  橙色:6小時內(nei) 平均風力將達10級以上

  紅色:6小時內(nei) 平均風力將達12級以上

  ·盡量不要外出,檢查和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必須外出時應盡量遠離大樹、廣告牌、高壓線、棚架和臨(lin) 時搭建的建築工棚、圍牆等。

  ·居住在臨(lin) 時搭建房屋內(nei) 的人員應及時對房屋進行檢查和加固,在房間要關(guan) 好門窗,遠離窗口,避免強風席卷沙石擊破玻璃傷(shang) 人,如存在安全隱患請及時撤離到安全地點。

  ·如果正在公路、天橋上開車,應該減速慢行,條件允許的話應就近將車駛入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水利部:

  最近三天贛閩等地2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據新華社電水利部7日發布汛情通報,5月5日以來,我國江南大部、華南北部、西南東(dong) 北部等地出現強降雨。受強降雨影響,江西、福建等地2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條河流超保、2條中小河流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

  入汛以來,江河汛情總體(ti) 平穩,南方部分地區發生暴雨洪水,汛情有三個(ge) 特點:

  ——降水量總體(ti) 略偏多。全國麵平均降水量7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其中西北東(dong) 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北部及湖北東(dong) 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2倍,西南南部、華南西部、江南東(dong) 北部、東(dong) 北中部西部及新疆中北部和西部等地偏少3成至9成。

  ——大江大河水位總體(ti) 偏低。當前,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1.52米至2.77米,黃河中下遊幹流水位偏低0.93米至4.27米,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東(dong) 江水位偏低3.07米至4.27米。

  ——部分中小河流超警。局部地區強降雨造成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廣東(dong) 、廣西等6省區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近三年同期偏多8成。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針對近期南方地區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密切監視雨水情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滾動會(hui) 商研判,以“一省一單”形式向預報降雨較大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dong) 、廣西、四川等地發出通知,部署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特別是江西等地發生暴雨洪水和突發險情,水利部及時派出工作組赴現場指導暴雨洪水防範應對、水工程調度和險情處置工作。(全媒體(ti) 記者黃慶)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