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通大學:“行走的思政課堂”育新人

發布時間:2023-05-12 09:4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武鷺帥 光明日報通訊員 餘(yu) 小喬(qiao)

  “缺乏社會(hui) 經驗的青年學生如何做好思政工作?”這是日前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ge) 人黃正平在南通大學授課時拋出的問題。這一問,問住了很多現場的學生。隨後,黃正平給出了回答:“選樹榜樣是思政工作不用在意年齡、不用區分層次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自2019年起,南通大學將“行走的思政課堂”作為(wei) 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環,依托“名師傳(chuan) 播理論、名嘴傳(chuan) 授經驗、學生深入實踐”係列特色活動,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hui) 大課堂”進一步融會(hui) 貫通,切實推動了學校與(yu) 地方的協同聯動、受教與(yu) 宣教的雙向賦能。

  如何提升思政課堂的含金量?南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探索實施本科生導師製的基礎上,該學院首倡成立了“馬列經典著作讀書(shu) 會(hui) ”,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中錘煉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素養(yang) 。

  不限於(yu) 書(shu) 本,學院還邀請基層“名嘴”、百姓“名嘴”進校園進行專(zhuan) 題授課。現在,“理論名嘴進校園”活動已實施近兩(liang) 年,十餘(yu) 名來自全國各條戰線的理論名嘴和骨幹,紛紛成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座上賓”。他們(men) 為(wei) 學生講授思政工作具體(ti) 方法,推動基層鮮活宣講經驗與(yu) 高校理論武裝研究完美結合,“名嘴”們(men) 深厚的理論素養(yang) 、親(qin) 和的表達方式、通俗的語言有效提升了“思政小課堂”的魅力值。

  “經過係列探索實踐,‘行走的思政課堂’已不僅(jin) 是學校育人的特色品牌,還是南通市打造理論宣講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hui) 影響力不斷擴大,綜合育人成效顯著提升。”南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吳延溢表示。

  過去三年,南通大學與(yu) 南通市有關(guan) 部門共建了新時代理論武裝研究中心、理論名師工作室、小青馬學堂等一批理論宣講平台,培養(yang) 鍛煉了一大批校地青馬傳(chuan) 播者,開創了高校與(yu) 地方共促共享共贏的育人新局麵。截至目前,南通大學師生先後累計在江蘇省內(nei) 外開展了百餘(yu) 場理論宣講,服務對象五千餘(yu) 人次,獲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反響。

  “校地協同聯動,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培育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新人,是我們(men) 啟動‘行走的思政課堂’項目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南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楊樂(le) 表示,下一階段,該學院將與(yu) 地方繼續拓展該項目的建設深度和廣度,努力將其打造成江蘇省校地協同實踐育人樣本,為(wei)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地方理論武裝工作、“大思政課”建設和高質量育人育才貢獻更多智慧與(yu) 力量。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