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的“華麗轉身”
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近日在陝西西安舉(ju) 行,中外嘉賓雲(yun) 集。古韻悠長的城牆、底蘊厚重的文物遺跡、多元包容的絲(si) 路文化……古城西安給嘉賓們(men) 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1年,西安入選國家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名單,此後不久,西安發布一係列政策文件,指引城市更新更加有序精細。在這個(ge) 過程中尤其值得關(guan) 注的是,西安曲江新區將城市更新與(yu) 文旅融合相結合,城市更新已成為(wei) 文旅融合的新機遇,文旅融合也成為(wei) 城市更新的新動能。
探索保護利用新路徑
厚重的曆史文化和不斷拓寬的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讓西安“千年古都·常來長安”品牌IP響徹全國。今年五一假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等接待遊客均達到最大承載量。西安城牆景區接待遊客23.9萬(wan) 人次,碑林博物館接待遊客4.41萬(wan) 人次,同比2019年分別增長91.5%、74.1%,西安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充分彰顯。
“西安城牆越來越受到遊客歡迎,許多遊客願意花半天時間,通過登城牆、逛博物館、看演藝等,深入感受文脈傳(chuan) 承。”西安城牆景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城市更新中,西安城牆以傳(chuan) 承和保護城市文脈為(wei) 切入點,積極推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讓曆史文化遺產(chan) 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2020年,經過17年接力式的不懈努力,提升改造後的護城河及環城公園全線貫通。2022年10月,“數字化助力西安城牆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項目入選2022年文化和旅遊數字化創新實踐十佳案例,成為(wei) 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的標杆。從(cong) 軍(jun) 事防禦設施到國寶級文物,再到城市公共空間,具有600餘(yu) 年曆史的西安古城牆曆久彌新,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世人的矚目。
除西安城牆外,大雁塔南、北廣場,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人氣攀升。西安曲江新區一次次以現代的表達方式,讓曆史走進現實。
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麵對諸多城市遇到的文物保護與(yu) 城市發展空間衝(chong) 突的共性難題,西安曲江新區探索出了一條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城市現代化和諧共生的路子。對遺址區進行保護性建設,改變了城市麵貌和群眾(zhong) 生活環境,留住城市記憶,呈現完整文化脈絡,兌(dui) 現了城市文化價(jia) 值。
創造產(chan) 品服務新供給
西安曲江新區把城市更新與(yu) 保護曆史遺跡、保存曆史文脈、活化利用曆史文化資源結合起來,先後實施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城牆南門曆史文化街區、小雁塔曆史文化片區等項目,實現了遺址保護與(yu) 城市更新有機共生,既還遺址以尊嚴(yan) ,也為(wei) 城市打造了更多旅遊新產(chan) 品。
從(cong) “把手給我”的“不倒翁小姐姐”,到古禮勸導的“金甲武士”,再到一笑難求的“石頭哥”、對詩送肉夾饃的“李白”……將時間線拉長來看,根植於(yu) 曲江新區旅遊沃土上的“盛唐密盒”最近火爆出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曲江將不斷豐(feng) 富消費場景,以大唐不夜城創建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為(wei) 抓手,進一步提升核心吸引力,培育文化和旅遊消費新空間。
如今,易俗社文化街區一派熱鬧景象——遊客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下穿梭,露天舞台傳(chuan) 來秦聲秦韻,老字號飄出香濃的西安味道……易俗社文化街區成為(wei) 西安盤活文化資源,提升城市能級,改善區域微循環的一個(ge) 縮影。以《再回長安》《大唐追夢》《夢長安》等為(wei) 代表的旅遊演藝,讓遊客穿越到如夢如幻的大唐長安,激發消費新活力。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市共接待遊客1330.51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7.46億(yi) 元,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9.23%、29.59%。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高顏值、文藝範兒(er) 、沉浸式、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遊項目,在重體(ti) 驗、高融合、強科技3張王牌的加持下,進一步擦亮了“千年古都·常來長安”品牌。
構建品質旅遊新空間
“來西安旅遊,穿古閱今。假期帶上家人來打卡,感受傳(chuan) 統文化魅力,來了不想離開。”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貴州遊客陳女士和一雙兒(er) 女邊遊覽邊感歎。
“大明宮遺址區進行的城市更新,不僅(jin) 體(ti) 現在文化和旅遊項目上。近年來,我們(men) 也在大力推進工業(ye) 文明、民俗文化資源的挖掘和盤活,讓曆史遺存轉變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如“大華1935”曾經是陝西乃至整個(ge) 西北最大的棉紡廠之一,經過改造,現已成為(wei) 一個(ge) 涵蓋大華博物館、小劇場集群、購物街區等的文化商業(ye) 街區。
記者關(guan) 注到,在區域整體(ti) 麵貌的重塑上,近年來,大明宮遺址區的城市更新,以劃分清晰的地塊為(wei) 基本單元,對各單元道路、景觀進行改造,實現城市風貌、人居環境的提升,激活區域價(jia) 值。尤其是借助西安火車站改擴建契機,使大明宮與(yu) 火車站無縫銜接,打造了西安火車站北廣場文旅商業(ye) 產(chan) 業(ye) 聚集區,成為(wei) 遺址公園與(yu) 城牆之間的“文旅走廊”。
今年,曲江新區注重打造主客共享空間,一方麵推動城市商業(ye) 步行街、古城古街向新型文旅商業(ye) 消費聚集區轉變,另一方麵通過品牌塑造、城市風貌改造來構建宜商宜遊的城市空間,讓遊客觸碰到城市的新氣質和新活力。漢城湖景區提升改造、野生動物園提質擴容、大熊貓科學公園和常寧宮綜合提升改造等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豐(feng) 富城市文旅產(chan) 品譜係。
“旅遊的目的是感受不一樣的生活。衡量文旅融合視角下的城市更新好不好,關(guan) 鍵在於(yu) 市民是否願意在此安居樂(le) 業(ye) ?是否經得起全國遊客的打量和評價(jia) ?事實證明,不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遊客都能感受到西安的濃濃文化底蘊和滿滿趣味,我們(men) 將為(wei) 此不懈努力,構建品質旅遊新空間。”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任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