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企改革向縱深挺進

發布時間:2023-05-24 10:10:00來源: 經濟日報

  “科改行動”“雙百行動”擴圍——

  國企改革向縱深挺進

  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即將啟動之際,國企改革兩(liang) 大專(zhuan) 項工程——“科改行動”“雙百行動”雙雙擴圍。“科改企業(ye) ”數量擴至672戶,“雙百企業(ye) ”數量擴至580戶。

  業(ye) 界人士普遍認為(wei) ,專(zhuan) 項工程作為(wei) 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具有改革風向標意義(yi) 。在更大範圍以更高標準打造國企改革“排頭兵”,將進一步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國企改革邁上新台階。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2020年“科改行動”實施以來,堅持高質量抓改革、高水平搞創新,有力促進了國有科技型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湧現出一批市場競爭(zheng) 力明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的改革尖兵。

  南方電網數字集團有限公司於(yu) 2019年改製設立,是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隨著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融合,企業(ye) 發展駛入快車道。“‘科改’3年來,我們(men) 成果轉化收入超50億(yi) 元,結合產(chan) 業(ye) 鏈建設,未來將帶動超千億(yi) 元產(chan) 業(ye) 規模,有力支撐構築新型能源體(ti) 係。”南網數字集團總經理李鵬表示。

  數據顯示,3年來,“科改企業(ye) ”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14%,2022年達到17.7%。89%的“科改企業(ye) ”麵向關(guan) 鍵崗位核心骨幹人才,靈活開展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覆蓋11.6萬(wan) 人次。2022年“科改企業(ye) ”營業(ye) 收入、淨利潤較2020年分別增長33.6%、40.9%,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較2020年增長30.1%。

  2018年8月份啟動的國企改革“雙百行動”,選取百餘(yu) 戶中央企業(ye) 子企業(ye) 和百餘(yu) 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ye) ,主動探索創新推進綜合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雙百企業(ye) ”聚焦改革目標任務,著力提升國有資產(chan) 運營效率和效益,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

  數據顯示,2022年“雙百企業(ye) ”分別實現營業(ye) 收入、淨利潤為(wei) 14.3萬(wan) 億(yi) 元、6732.7億(yi) 元,較2020年分別增長29.7%、35.6%;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達到105.2萬(wan) 元/人。95%的“雙百企業(ye) ”集中於(yu) 實體(ti) 經濟,76.5%處於(yu) 製造業(ye)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建築業(ye) 等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和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ye) ,為(wei) 壯大實體(ti) 經濟、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作出了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雙百企業(ye) ”積極破解機製障礙,各項市場化改革指標均大幅優(you) 於(yu) 國有企業(ye) 平均水平。近3年,“雙百企業(ye) ”管理人員占比均保持在5.5%以下,遠低於(yu) 中央企業(ye) 平均水平。2022年“雙百企業(ye) ”管理人員競爭(zheng) 上崗比例平均達69.6%,部分企業(ye) 管理人員100%實現競爭(zheng) 上崗;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比例平均達到7.7%,員工市場化退出率平均達到3.3%。

  聚合資源搶占新賽道

  “近期,我們(men) 對‘科改企業(ye) ’進行了大力度擴圍調整,從(cong) 439戶擴充至672戶。其中,不少都是承擔本企業(ye) 、本地區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等重任的主力軍(jun)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科改行動”擴圍深化現場推進會(hui) 上表示,必須繼續堅定不移補短板、鍛長板,強化體(ti) 製機製改革與(yu) 科技創新的相互支撐、相互促進。

  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科改行動”下一步的突出重點。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指出,要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培育壯大新動能。從(cong) 現狀來看,國有企業(ye) 前瞻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營收占比還不高,與(yu) 國有企業(ye) 的責任地位相比還不夠相稱。

  “我們(men) 要以變革促創新,為(wei) 光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貢獻力量。”華工科技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表示。華工科技以激光技術及其應用為(wei) 主業(ye) ,牽頭製定中國激光行業(ye) 首個(ge) 國際標準,創造了行業(ye) 領域65項“中國第一”。作為(wei) 新擴圍的“科改企業(ye) ”,華工科技著力對標世界一流建設中央研究院,集中優(you) 勢資源開展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改企業(ye) ”很多都處在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國資委明確要求,要錨定未來技術發展方向,建立完善創新資源整合機製,加大產(chan) 業(ye) 資源、科研資源的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和一體(ti) 化配置力度,統籌國家所需、行業(ye) 所趨、企業(ye) 所能,積極開辟產(chan) 業(ye) 新賽道、增強產(chan) 業(ye) 引領力。具備條件的“科改企業(ye) ”要更加突出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著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除了聚合優(you) 化資源搶占新賽道,下一步,“科改企業(ye) ”還要從(cong) 科技創新各環節深入挖掘提高投入產(chan) 出效率的空間和潛能;以更大力度強化創新激勵,加快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等。

  真正按市場化機製運營

  近期,“雙百企業(ye) ”數量從(cong) 449戶擴充至580戶,對進一步深化“雙百行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men) 要把市場化改革的旗幟更加鮮明地樹起來,著力打造一批富有生機活力的現代新國企。”翁傑明在“雙百行動”擴圍深化現場推進會(hui) 上表示,要聚焦重點、發力攻堅,在優(you) 化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製運營上取得更大突破。

  落實機製類改革任務是企業(ye) 真正按市場化機製運營的關(guan) 鍵。按照部署,要全麵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製,“雙百企業(ye) ”及其子企業(ye) 原則上要實現管理人員競爭(zheng) 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全覆蓋。

  與(yu) 此同時,要更大力度推進中長期激勵,積極推進上市優(you) 化股權結構。截至今年3月底,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ye) 子企業(ye) 和省級國資委所監管各級國有企業(ye) 中,已開展中長期激勵的比例分別為(wei) 95.8%和87.2%。“雙百企業(ye) ”要更加靈活、更具創造性地應用各種中長期激勵措施,擴大符合條件企業(ye) 範圍,進一步提升覆蓋麵。

  提升價(jia) 值創造能力是企業(ye) 真正按市場化機製運營效果的綜合體(ti) 現。目前,一些國有企業(ye) 資產(chan) 回報率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2022年進入《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榜單的86家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平均利潤隻有“財富500強”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平均營業(ye) 收入利潤率僅(jin) 為(wei) 2.6%。

  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首先要在做強上下功夫。今年,國務院國資委提出“一利五率”經營指標體(ti) 係,“一利”指利潤總額,“五率”指淨資產(chan) 收益率、營業(ye) 現金比率、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這些是反映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指標,‘雙百企業(ye) ’要高度關(guan) 注,確保處於(yu) 第一方陣。”翁傑明強調,要強化考核引導作用,“雙百企業(ye) ”應牢固樹立價(jia) 值創造理念,更加注重投入產(chan) 出效率,切實提高資本回報水平。(周 雷 張建軍(jun) )

  [ 責編:劉晗旭]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