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第三輪輸配電價改革開啟 電網企業徹底告別“吃差價”

發布時間:2023-05-25 09:45:00來源: 經濟日報

  電價(jia) 改革是電力體(ti) 製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單獨核定輸配電價(jia) 是實現市場化交易的基礎,是放開競爭(zheng) 性業(ye) 務的前提。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jia) 及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在嚴(yan) 格成本監審基礎上核定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jia) ,進一步深化輸配電價(jia) 改革,為(wei)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服務市場主體(ti) 公平競爭(zheng) 創造了更好條件。

  為(wei) 厘清輸配電過程中各類成本,2015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提出,輸配電價(jia) 逐步過渡到按“準許成本+合理收益”原則,分電壓等級核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於(yu) 2017年和2020年分別完成了前兩(liang) 個(ge) 監管周期的價(jia) 格核定。經過兩(liang) 輪成本監審,我國輸配電價(jia) 體(ti) 係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

  “在第一周期改革實現成功破冰、第二周期改革全麵鋪開和鞏固成果的基礎上,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jia) 改革堅持問題導向,邁出了新步伐。”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能源政策與(yu) 市場研究院副院長凡鵬飛說。

  《通知》明確,工商業(ye) 用戶用電價(jia) 格由上網電價(jia) 、上網環節線損費用、輸配電價(jia) 、係統運行費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成,係統運行費用包括輔助服務費用、抽水蓄能容量電費等,上網環節線損費用按實際購電上網電價(jia) 和綜合線損率計算。

  “盡可能實現分電壓等級不分用戶核定輸配電價(jia) 。簡化用戶分類,明確單一製和兩(liang) 部製電價(jia) 執行範圍,加快推動工商業(ye) 用戶‘同網同價(jia) ’。”凡鵬飛說,這為(wei) 工商業(ye) 用戶同台競技、公平無歧視參與(yu) 電力市場化交易創造了良好環境。

  《通知》提出,執行工商業(ye) 用電價(jia) 格的用戶,用電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下的,執行單一製電價(jia) ;100千伏安至315千伏安之間的,可選擇執行單一製或兩(liang) 部製電價(jia) ;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執行兩(liang) 部製電價(jia) ,現執行單一製電價(jia) 的用戶可選擇執行單一製電價(jia) 或兩(liang) 部製電價(jia) 。

  凡鵬飛表示,創新核定分電壓等級容(需)量電價(jia) ,進一步優(you) 化輸配電價(jia) 結構,理順了“大電網”與(yu) “小電網”的關(guan) 係,為(wei)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促進電網形態向“大小網”兼容互補發展轉變提供有力支撐。

  此輪改革還創新建立了負荷率激勵約束機製,選擇執行需量電價(jia) 計費方式的兩(liang) 部製用戶,每月每千伏安用電量達到260千瓦時及以上的用戶當月需量電價(jia) 按九折執行。在凡鵬飛看來,此舉(ju) 可有效發揮電價(jia) 信號功能,引導用戶根據自身負荷行為(wei) 合理報裝容量,提升電網整體(ti) 經濟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改革真正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原則核定輸配電價(jia) ,推動電網經營模式從(cong) 獲取購銷價(jia) 差向收取輸配電費轉變,並由工商業(ye) 用戶全麵執行,標誌著輸配電價(jia) 改革邁出了裏程碑式的一步。

  此外,本輪輸配電價(jia) 改革充分結合電力市場建設需求,在發布的分電壓等級輸配電價(jia) 表中不再包含線損折價(jia) ,將上網環節線損單列,按綜合線損率計算用戶應采購的線損電量,以其實際購電價(jia) 格承擔線損費用。

  國網能源院財會(hui) 與(yu) 審計研究所研究員許釗分析認為(wei) ,一方麵,綜合線損率客觀反映了電網企業(ye) 的生產(chan) 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單列公布上網環節綜合線損率有利於(yu) 推動電網企業(ye) 降損增效,節約電網成本;另一方麵,隨著市場化規則的建立,用戶可以通過市場直接采購線損電量,購電價(jia) 格越便宜,承擔的線損費用也就越低,能夠更好鼓勵用戶參與(yu) 電力市場化交易,充分享受電力市場化改革紅利。

  輸配電價(jia) 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健全現代化輸配電價(jia) 監管體(ti) 係。為(wei) 加快實現該目標,凡鵬飛建議,下一步,應重點厘清電價(jia) 政策性交叉補貼水平並在輸配電價(jia) 外單列,改“暗補”為(wei) “明補”,為(wei) 穩妥解決(jue) 電價(jia) 交叉補貼問題創造良好基礎。(記者王軼辰)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