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提升心理健康價值認同,讓心理老師不再“身兼數職”

發布時間:2023-06-05 10:23: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楊朝清

  “我是心理學碩士,希望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心理健康教育。可入職後,學校安排我‘身兼三職’,擔任語文老師的同時還是班主任再兼任心理老師。”一位去年入職的小學心理老師表示。據媒體(ti) 報道,受傳(chuan) 統觀念和考試指揮棒影響,學校和家長普遍更關(guan) 注學生成績,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不少心理老師往往身兼不止一項工作,甚至哪裏空缺就到哪裏填補。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發關(guan) 注。一項對全國超過3萬(wan) 名青少年的調查表明,14.8%參與(yu) 調查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風險,高於(yu) 成年群體(ti) 。前不久,教育部等十七個(ge) 部門聯合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要求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一名專(zhuan) (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鼓勵配備具有心理學專(zhuan) 業(ye) 背景的專(zhuan) 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不論是親(qin) 子關(guan) 係、同學關(guan) 係等人際交往問題,還是早戀等青春期煩惱,抑或是學業(ye) 壓力和厭學情緒,青少年不可避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疏導乃至治療,中小學配備專(zhuan) 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成為(wei) 一種剛需。

  不過在現實中,部分中小學還沒有配備專(zhuan) 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有些學校即使配備了心理健康教師甚至是具有心理學專(zhuan) 業(ye) 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也沒有實現“專(zhuan) 業(ye) 人做專(zhuan) 職事”,既擔任語文老師又擔任班主任,理應是本職的心理老師反倒成了兼職。這樣的情況並非個(ge) 案。

  哪裏有空缺,就讓心理老師去“補位”,心理老師在一些學校成為(wei) 了“工具人”。這不僅(jin) 增添了心理老師的工作負擔,導致他們(men) 分身乏術、角色衝(chong) 突,也會(hui) 影響心理老師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心理教師身兼數職,是由於(yu) 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yu) 認同,不少人對心理教師存在認知局限與(yu) 思想偏差。有的家長急功近利,渴望心理老師能夠立竿見影地讓孩子熱愛學習(xi) ;有的學校斷定心理老師工作很輕鬆,隻要和學生談談心聊聊天就好了,主觀臆斷心理老師工作量不足從(cong) 而千方百計地給他們(men) “壓擔子”……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有其規律性,絕不是想象得那麽(me) 簡單。

  要讓心理老師被“看見”、被尊崇,改善和優(you) 化心理教師的職業(ye) 生態,關(guan) 鍵在於(yu)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hui) 認同,在價(jia) 值排序中將其置放於(yu) 更加重要的位置。隻有讓心理老師得到足夠的尊重和善待,他們(men) 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楊朝清)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