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老年教育需求快速增長——老年大學準備好了嗎

發布時間:2023-06-06 09:1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光明日報通訊員 丁弋原

   北京魏公村東(dong) 南角,是國家老年大學所在地。從(cong) 雙井到魏公村這條線路,退休後的熊應進每周五都要走一次,即便是跨過半個(ge) 北京城,也樂(le) 此不疲。因為(wei) 這一天,她可以不用管家務,“完全享受自己的時間”。

  上老年大學,到底學些什麽(me) ,哪些課程最受歡迎,老人們(men) 最看重什麽(me) ?近半個(ge) 月來,記者前往多所老年大學,觀察老人們(men) 的學習(xi) 狀態,與(yu) 學校教師探討他們(men) 麵臨(lin) 的困難,試圖講述出老年大學裏的故事。

   渴望新事物 更渴望陪伴

  今年3月,以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ti) 係為(wei) 基礎,國家老年大學正式掛牌成立。

  記者到訪國家老年大學時,天空正下著小雨。一樓大廳人流絡繹不絕,電梯要等兩(liang) 輪才能上去。電梯裏,老年大學的學員們(men) 相互打招呼,討論著“家庭作業(ye) ”的完成情況。一位穿著藍色外衣的學員走出電梯,正巧碰到老師,對老師說:“可得給我們(men) 多講幾次,我老是記不住。”

  老年大學的教室設置在五、六、七層。一層近百米長,舞蹈室、繪畫室等各類型教室分列兩(liang) 邊,教學區域經過適老化改造,廁所、休息處安有扶手。教室不大,但都很現代化。

  教室裏擺放著可活動座椅,中部掛著兩(liang) 台電視屏幕,坐在後部的學員也能夠看清楚。

  這是熊應進上老年大學的第三個(ge) 年頭。這次,她報了兩(liang) 個(ge) 班,寫(xie) 意山水畫和攝影課,“好不容易搶到了名額,姐妹們(men) 都羨慕我”。

  “畫竹子,也有章法,講究疏密深淺,高低錯落。”國家老年大學的書(shu) 畫課教師馬恩甫,點評著學員們(men) 上一周的作品。

  十來幅作品,掛滿窗邊,光線透過宣紙照進來,作品用筆、紋理清清楚楚。熊應進指著同學的作品,對記者說:“馬老師點評得很客觀,不管你有沒有基礎,他都鼓勵大家多動筆。”

  講台下,有的學員在做筆記,有的舉(ju) 起手機錄下視頻,也有學員發問用筆的方式,甚至如何選紙、選墨等問題,現場氣氛輕鬆。

  底下20來個(ge) 學員,坐得滿滿當當,其中不乏滿頭白發的老人。

  這節課的最後,馬恩甫現場教學,示範了梅花和牡丹的畫法。學員們(men) 沉浸其中,“拖堂”20分鍾後,意猶未盡。下課後,兩(liang) 個(ge) 學員迅速走上講台,在和老師商量後,將兩(liang) 幅作品借走,回家臨(lin) 摹。

  老年大學的一節課時間約為(wei) 90分鍾。上午下午各安排一課時,時間寬鬆。課間學員們(men) 在走廊裏聊天、休息,氣氛融洽。

  記者到訪當天的課程安排是,上午為(wei) 相機攝影技巧初級班、寫(xie) 意花鳥畫中級班、太極扇初級班,下午為(wei) 人像攝影技巧初級班、潮流手工和文化創意班、聲樂(le) 初級和模特初級班。

  國家老年大學教務人員王宇建議記者周一再來體(ti) 驗,“那天的課,更好玩兒(er) ,有手機短視頻製作和智能手機應用,部分內(nei) 容在線上直播。”

  王宇正是手機短視頻製作的教師,“內(nei) 容要盡量簡化,教他們(men) 多操作幾次。要換位思考,要耐心細致,要慢條斯理,這是與(yu) 老人相處時的溝通技巧”。

  午間休息,一位白頭發老奶奶,想讓王宇看看手機短視頻為(wei) 何無法保存。王宇花了十來分鍾,幫她解決(jue) 後,老人家把手機穩穩地揣進了小挎包裏,滿意地走出了辦公室。

  “比起學會(hui) 一兩(liang) 項使用手機的技巧,其實,他們(men) 更需要的是陪伴。”王宇的課堂上,曾出現過89歲的學員,“他完全能跟得上教學進度,每次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

  在國家老年大學裏,學員們(men) 擁抱新事物,學習(xi) 新知識,忙得不亦樂(le) 乎。

   多元社會(hui) 力量辦學 課程不“老”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原則上至少應有一所老年大學。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hui) 的消息顯示,截至2023年4月,全國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已達7.6萬(wan) 所,參加學習(xi) 的學員2000多萬(wan) 人。省、市、縣、鄉(xiang) 鎮(街道)、村(社區)五級辦學網絡體(ti) 係已經形成。

  目前,我國老年教育辦學主體(ti) 有黨(dang) 政部門、開放大學係統和社區教育係統、全日製高校、國有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還有社會(hui) 組織和養(yang) 老機構。

  一個(ge) 周三,記者跟隨中國人民大學誌願者徐鵬賀,前往某部委機關(guan) 老年大學。這是徐鵬賀和同學第三次來教課了,“誌願者們(men) 都願意來”。

  這次他教的是智能手機的使用,告訴學員如何用手機軟件訂酒店。徐鵬賀說:“大部分學員都能跟上節奏,遇到了問題,也會(hui) 提問。”

  一位八十多歲老爺爺,讓徐鵬賀印象深刻。這位學員每次都坐在第一排,本節課的後半段,他還在對照著筆記,複習(xi) 此前的內(nei) 容。

  記者調查發現,多元的辦學主體(ti) 所支撐起來的老年大學數量巨大,但可容納的學員數量依然有限。資源供給和市場需求之間的缺口,也為(wei) 社會(hui) 機構創辦老年培訓班提供了機會(hui) 。

  在北京達官營附近一所民辦老年大學,場景同樣火爆。

  這家老年大學位於(yu) 寫(xie) 字樓11樓,下午的模特時裝課還未開始,教室裏便熱鬧起來。十幾位學員,統一著白色T恤衫,準備訓練。幾乎同時,從(cong) 另一間教室裏傳(chuan) 來二胡聲,七八個(ge) 學員正跟隨老師練習(xi) 。

  招生老師溫豔(化名)介紹,該機構的任科教師均為(wei) 專(zhuan) 業(ye) 院校畢業(ye) ,所提供課程多達20餘(yu) 種。一般來說,10節課費用為(wei) 1299元,班級容量為(wei) 16人。溫豔一再強調,“先到先得”。

  “在征集許多學員意見後,我們(men) 正準備開設更多新班。”溫豔給記者提供了一張新課表,除了傳(chuan) 統的朗誦、繪畫和舞蹈課程,還列有“京劇10人小班”“竹笛二級”“非洲鼓”等課程。

  不少來訪者都驚歎,老年大學課程可一點兒(er) 都不“老”。

  有調查顯示,對於(yu) 課程內(nei) 容(多選),76%的人選擇娛樂(le) 休閑類課程,30%左右的人選擇生活技能類、健康保健類課程,20%左右的人選擇信息技術類、家庭生活類、公民素養(yang) 類課程,另外還有4%的人選擇學曆文憑類課程。

  根據《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得到老年學員選課排名前十的課程分別為(wei) :聲樂(le) 、合唱、太極拳、攝影、養(yang) 生、鋼琴、民族舞、國畫、書(shu) 法、美術。

  “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需要根據老年人的特點進行調整。”上海老年大學副校長王敏說,“要重視老年人的興(xing) 趣愛好和實際需求,開設涉及老年人生活、保健和社交等方麵的課程。課程的難度要適中,講解方式要簡單易懂,同時盡可能將現代信息技術與(yu) 老年教育深度融合。”

  上海老年大學課程基本穩定,但微調一直持續。2023年3月的課程中,有“‘網紅’製劑雖好,莫隨意使用”和“數字新朋友:網絡防詐”兩(liang) 節公開課。

  王敏強調,除了適需性課程,老年大學還要開設一些引領性課程,緊密結合國家政策及社會(hui) 發展趨勢,幫助老年人通過學習(xi) 融入社會(hui) ,跟上時代發展,成為(wei) 主動學習(xi) 者和健康生活者。

   辦學經費掣肘 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國家老年大學在教育教學、技能培訓、社會(hui) 服務等水平上首屈一指,卻很難代表全國整體(ti) 水平。

  刊發在2022年10月《成人教育》的《我國老年大學空間分布的省際差異與(yu) 相關(guan) 性分析》一文顯示,江蘇、山東(dong) 、四川、上海均有超過300所老年大學,除四川外其餘(yu) 省市均位於(yu) 東(dong) 部沿海地區,在平均數以下的省份共計19個(ge) ,西藏、寧夏、海南、青海的老年大學數量不足20所。

  “東(dong) 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老年群體(ti) 的分布都有所不同,這是差異產(chan) 生的根本原因。”王敏表示,西部地區老年人的需求和權益也不容忽視。可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和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等方式加快西部地區老年大學的建設,還要充分發揮老年遠程教育的優(you) 勢,將東(dong) 部地區老年教育的數字化優(you) 質資源輸送到西部地區。

  但數字化手段,難以解決(jue) 所有問題。“在大部分地區,老年大學辦學經費麵臨(lin) 掣肘。”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院教授朱耀垠,長年研究老年教育。他總結,老年大學辦學經費呈現“三多三少”特征:經濟發達地區經費投入相對多,欠發達地區投入相對少;中心城市投入相對多,偏遠地區投入相對少;縣以上老年教育機構經費投入相對多,縣以下基層老年教育機構經費投入相對少。

  朱耀垠分析:“目前,老年大學沒有專(zhuan) 項財政經費,絕大部分老年教育機構沒有穩定的財政資金渠道,有老年教育專(zhuan) 項經費的,大多在終身教育、社區教育、幹部教育經費中統籌解決(jue) 。老年大學的學費標準偏低,國家發改委的收費目錄裏沒有老年教育的科目,每人、每門課的收費標準普遍在100~200元之間,熱門課程大多隻有300元。另外,存在社會(hui) 捐贈渠道不暢等問題。”

  “要落實各級財政的支出責任。”朱耀垠建議,把老年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把老年大學和基層老年學校辦學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設立老年教育專(zhuan) 門科目,確定人均撥付標準和每年增幅以及各級財政的負擔比例。同時,加強老年教育與(yu) 社區教育融合發展,將基層黨(dang) 群工作、社區教育、市民活動、養(yang) 老服務和民生實事等方麵的財政經費合理用於(yu) 老年教育。

  在朱耀垠看來,“要擴大社會(hui) 資金資源投入。對於(yu) 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老年大學,按投資公益事業(ye) 對待,探索相應的激勵政策以及與(yu) 政府合作的有效方式”。

  “發展市場化的老年課程,是對老年教育的有益補充。”複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認為(wei) ,市場化的老年課程更加方便可及,更具靈活性,可滿足高層次、個(ge) 性化的老年教育需求,有利於(yu) 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去解決(jue) 老年教育麵臨(lin) 的問題。

  據了解,上文提及的某部委機關(guan) 老年大學曾四處聯係老師授課,最後才找到了中國人民大學誌願者協會(hui) 的同學們(men) 。雙方合作開設線上課,收到了不錯的反饋。於(yu) 是,線下授課活動也陸續展開了。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各類老年大學中的師資以兼職為(wei) 主,誌願服務和全職教師隻占少部分,師資是老年大學繞不開的話題。

  3月,國家老年大學掛牌成立時,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普通高校、職業(ye) 院校要為(wei) 老年教育提供服務。

  “老年教育是比較靈活的教育類型。如果使用全職老師麵臨(lin) 困難,就應該發展社會(hui) 資源,尤其是吸引誌願者資源參與(yu) 其中,動員低齡、健康、有知識文化的專(zhuan) 業(ye) 人士,補充到老年教師隊伍裏麵。”吳玉韶坦言。

  “應拓寬師資來源渠道,鼓勵各行各業(ye) 優(you) 秀人才到老年大學任教或從(cong) 事誌願服務。”朱耀垠建議,尤其是允許並鼓勵各級各類學校的在職教師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到老年大學兼職、任教;允許高校藝體(ti) 醫學類學生在不影響學業(ye) 的前提下到老年大學實習(xi) 、任教,並取得合理報酬。

  國家老年大學正著手加強專(zhuan) 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和培訓。王宇介紹:“我們(men) 將建設老年大學師資庫,提供統一的培訓,並逐漸建立一套準入製度,把老年教育師資隊伍逐步規範化。”國家老年大學實施的“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就是鼓勵退休教師、職工和幹部、老科技工作者和能工巧匠、有專(zhuan) 長的學員參與(yu) 國家老年大學的教學和管理。

  對於(yu) 全麵提升老年教師師資水平,朱耀垠建議,探索建立老年教育師資認證、準入製度,普及崗前培訓,加強對老年大學教師進行老年教育學、老年心理學、老年教育教材教法等培訓。同時,還要豐(feng) 富師資共享交流平台,建設立體(ti) 化的老年教育資源庫,將老年教育師資庫納入其中。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