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重慶:加快建設高水平開放大通道

發布時間:2023-06-12 10:0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 宏 黃漢鑫

  5月下旬,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暨2023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在重慶舉(ju) 辦。西洽會(hui) 和國際合作論壇期間,重慶發布了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和《重慶市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為(wei) 135.2,連續兩(liang) 年分別增長32.5%和10.3%。與(yu) 2021年相比,西部陸海新通道規模發展指數和競爭(zheng) 力指數都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說明通道建設和物流運行狀況良好;外貿規模指數和產(chan) 業(ye) 規模指數達到132.7和129.1,說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紅利已經開始顯現。”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教育部區域與(yu) 國別研究中心東(dong) 南亞(ya) 研究中心主任李敬說。

  建立西部陸海新通道與(yu) 中歐班列、長江航運、航空貨運高效銜接機製,統籌全市出海出境、暢聯內(nei) 外的高水平開放大通道建設——《行動方案》圍繞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內(nei) 暢外聯的多式聯運體(ti) 係等8個(ge) 方麵明確了29項具體(ti) 任務,成為(wei) 重慶以西部陸海新通道推動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邁上新台階的“施工圖”和“進度表”。

  暢聯內(nei) 外:從(cong) “一條線”到“一張網”

  重慶市江津區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前麵的廣場上,5月初落成了一座名為(wei) “南向之門”的雕塑。透過方形大門往前看,不遠處停著裝滿貨物準備發車的跨境班列。

  小南埡是重慶去年新增的南向班列主始發點之一,今年前4個(ge) 月已向東(dong) 南亞(ya) 發送貨物350多列。“去年從(cong) 這兒(er) 發出了536趟南向班列,今年預計能達到1000列。”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重慶車務段小南埡站站長鍾世能說。

  不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豐(feng) 富了出海出境運輸線路。根據《行動方案》,重慶正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七大交通走廊”。渝武高速公路複線是“重慶-蘭(lan) 西-天山北坡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點工程。記者在位於(yu) 重慶北碚的施工現場看到,總長446米的施家梁互通主線橋已完成T型梁架設,正緊鑼密鼓推進後續架梁及橋麵施工。

  渝北區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空中走廊”和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重慶江北機場已有14條在飛國際貨運航線,年國際貨運總量和貨值連續多年位居西部第一。忠縣新生港是交通運輸部批複的長江上遊首個(ge) 萬(wan) 噸級碼頭,忠縣依托新生港建設川渝地區通江達海大通道,去年車輛吞吐量超7.5萬(wan) 輛,今年預計將超8萬(wan) 輛,居長江上遊滾裝碼頭第一位。

  2017年,“渝桂新”南向通道首趟測試班列駛出重慶市沙坪壩區團結村鐵路中心站,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開啟了從(cong) “一條線”到“一張網”的嬗變。沿一條條“交通走廊”布局的物流樞紐,就是聯“線”成“網”的重要節點。根據《行動方案》,重慶5年內(nei) 將建成江北國際機場貨運站等一批貨運重點基礎設施和9個(ge) 區域性物流節點設施、10個(ge) 以上市外通道重要物流節點,建成和改造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等,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帶動對內(nei) 對外開放的能級。

  南川區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南向門戶樞紐”建設公路物流基地、區域性鐵路貨物集散地和東(dong) 盟藥材貿易基地,今年一季度經西部陸海新通道到發貨物同比增長超過20倍。根據最新簽訂的協議,南川還將在5年內(nei) 向新加坡出口10萬(wan) 斤特產(chan) 大樹紅茶。

  位於(yu) 巴南區的重慶公路物流基地,每天有很多跨境公路班車到發。“這裏是重慶四大綜合貨運樞紐之一,從(cong) 2016年首發到今年4月底,共發送跨境公路班車13375次,運送貨物總重量接近23萬(wan) 噸。”重慶東(dong) 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ye) 務運營總監胡益介紹,重慶公路物流基地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實現對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貨運全覆蓋,還拓展到了南亞(ya) 和中亞(ya) ,其中約30%的貨源來自西部其他省份。

  從(cong) “一條線”到“一張網”,西部陸海新通道拓寬了重慶的“開放路”,拓展了重慶的“朋友圈”。截至2022年底,西部陸海新通道覆蓋119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93個(ge) 港口;今年1至4月,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超5.1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37%。

  合作共建:多層次寬領域協同聯動

  5月下旬,一輛運載精己二酸的中老班列,從(cong) 沙坪壩區團結村站出發,經雲(yun) 南磨憨口岸出境至老撾萬(wan) 象南站,轉集裝箱卡車經泰國和馬來西亞(ya) ,全程隻用10天就順利抵達目的地新加坡兀蘭(lan) 口岸。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全程采用自備箱“一箱到底”跨境鐵公聯運。3月23日,裝載澳大利亞(ya) 凍羊肉的鐵海聯運冷鏈班列,抵達位於(yu) 團結村的重慶無水港。這也是首次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口澳大利亞(ya) 羊肉,通過無紙化通關(guan) 提前申報和電子支付,物流時間縮短了7天左右。

  重慶在《行動方案》中明確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功能定位,提出到2027年全市經由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貨運量、貨值與(yu) 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的聯運箱量均實現倍增,通道綜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運行時間縮短30%等量化指標。《行動方案》強調,強化多層級寬領域協同聯動,協調沿線省區市形成相互銜接、互補共促的體(ti) 製機製,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行動方案》發布前,重慶已有了係列舉(ju) 措和行動:3月27日,召開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工作推進大會(hui) ;4月17日,總投資約170億(yi) 元的17個(ge) 西部陸海新通道項目集中開工;4月21日,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聯合體(ti) 在第五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hui) 上成立;5月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智庫聯盟在2023“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論壇期間成立。

  “我們(men) 是金融服務聯合體(ti) 的受益者。”璧山區一家生產(chan) 三輪摩托車的企業(ye) 負責人包俊說,今年企業(ye) 的外貿訂單很多,但此前積壓的大量應收賬款造成了資金周轉困難,靠著重慶金融機構提供的200萬(wan) 元“陸海新通道”專(zhuan) 項貸款,企業(ye) 才順利組織生產(chan) ,保住了國外客戶和市場。

  5月30日,價(jia) 值4萬(wan) 元的首批跨境電商“渝貨”在西永綜保區順利查驗出關(guan) ,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印度。據這批貨物的物流承接商介紹,現在每車的查驗時間縮短了5個(ge) 小時左右,經陸海新通道比以往的運輸時間縮短了10天以上,費用又比空運降低了8成以上,這都提升了“渝貨”的市場競爭(zheng) 力。“為(wei) 保障跨境電商貨物進出的時效,海關(guan) 依托西永綜保區的智慧平台設置‘跨境電商專(zhuan) 用道’,探索建立了‘本地製造+跨境電商+國際市場運營’高效通關(guan) 模式。”重慶海關(guan) 所屬西永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張浩說,西永綜保區也在重慶海關(guan) 和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支持下,在全國創新設立了區內(nei) 航空前置貨站。這個(ge) 與(yu) 機場無縫鏈接的“無跑道機場”,也成了一條新的貿易通關(guan) “快車道”。

  雲(yun) 陽縣瞄準重慶大力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機遇,引導縣內(nei) 企業(ye) 通過訂單共享等方式發展電子加工、智能家居、食品酒醋等產(chan) 業(ye) ,一些企業(ye) 在東(dong) 盟的市場份額明顯增加。永川區探索創新陸海新通道聯運模式,通過陸水聯運、港企合作實現了集裝箱直達英國、阿根廷和巴拉圭等8個(ge) 國家。大通道暢聯內(nei) 外,也提升了區縣開放平台的能級。2022年獲批成立的重慶海峽兩(liang) 岸產(chan) 業(ye) 合作區-永川產(chan) 業(ye) 園,目前已有22家台資企業(ye) 落戶。

  綦江將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作為(wei) 全區加快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主要任務。今年4月,區政協委員的提案《關(guan) 於(yu) 加快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南部物流園項目功能的建議》,被確定為(wei) 由區委主要領導牽頭督辦的重點提案。區裏按照企業(ye) 需求製定“一企一策”方案,協調幫助首批綦江造高端定製越野摩托車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鐵聯運方式進入了東(dong) 盟市場。“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建言獻策是今年履職重點之一,我們(men) 還將聯動重慶、貴州、廣西等省區市政協組織建立跨區域合作機製,共同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貢獻政協智慧力量。”綦江區政協主席鍾遠平說。

  發展引擎:高水平開放助力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

  1月初,14個(ge) 集裝箱的泰國木薯澱粉,由鐵海聯運班列運抵重慶魚嘴站,成為(wei) 今年首批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進口的貨物。5月29日,來自越南的近20噸冷凍巴沙魚運抵魚嘴站,經海關(guan) 監管部門現場查驗後,很快便進入了重慶市內(nei) 各大商場。這也是海關(guan) 監管在重慶魚嘴站放行的首票冷凍水產(chan) 品。“從(cong) ‘江海聯運’到‘鐵海聯運’,運輸時間縮短了8天,運輸成本減少了3成。”重慶太平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浩說,“西部陸海新通道讓企業(ye) 離市場更近了,國內(nei) 外消費者能選擇的好東(dong) 西更多了。”

  除了平時在商場和超市購買(mai) 來自東(dong) 盟的水果和食品,重慶市民王小豔周末還喜歡去位於(yu) 渝中區重慶環球購物中心的陸海新通道國際消費中心。“我喜歡品嚐不同風味的飲品,那裏有7個(ge) 國家館和澳大利亞(ya) 冰激淩等4個(ge) 專(zhuan) 業(ye) 館,還有上百個(ge) ‘首進’單品,還有保稅展銷政策,能夠‘一站式’滿足我的消費需求。”王小豔說,設在渝中區的“一帶一路”(重慶)智能體(ti) 驗館,也是讓她和閨蜜流連忘返的地方。

  充分發揮“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chan) 業(ye) ”的作用,加快引流通道資源要素高效整合轉化。重慶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wei) 牽引,以製度型開放引領高水平內(nei) 陸開放,產(chan) 業(ye) 及區域協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4月25日,位於(yu) 三峽庫區腹心的奉節舉(ju) 行奉節臍橙出口首發儀(yi) 式,50噸中國地理標誌產(chan) 品“奉節臍橙”,通過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被運往東(dong) 盟市場。2020年,忠縣的“忠橙”成為(wei) 首次出口新加坡的重慶柑橘,去年又出口了2000噸,今年將增加到3000噸。江北區激發樞紐經濟活力,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鼓勵重點企業(ye) “走出去”參與(yu) “雙循環”。今年一季度全區進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53%,跨境電商交易額占全市60%以上,輻射帶動了“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位於(yu) 武陵山腹心地帶和渝鄂湘黔毗鄰地區的秀山,原來是很多人遙寄鄉(xiang) 愁的偏遠“邊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這座“邊城”變成了物流樞紐節點城市。秀山搶抓機遇發展電商產(chan) 業(ye) 、商貿物流和綠色工業(ye) ,建成了輻射周邊22個(ge) 區市縣、日均處理電商包裹30萬(wan) 件的快遞分撥中心,電商年交易額超過500億(yi) 元。現在的秀山,已經成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東(dong) 線區域集結中心、西部陸海新通道冷鏈物流中心和東(dong) 線物流樞紐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全縣“工農(nong) 商旅”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地區生產(chan) 總值已從(cong) 2015年的138億(yi) 元增長到2022年的358億(yi) 元。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