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丨滁州:從“好鄰居”到“合夥人” 一體化助推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滁州6月18日消息(記者張宣劍)6月18日,滁寧城際鐵路首次開通市民試乘體(ti) 驗,預計7月1日迎來初期運營,滁州人民終於(yu) 迎來了心心念念的滁寧城際鐵路(滁州段)。作為(wei) 全國首條跨省城際鐵路,滁寧城際鐵路建成後,將不斷縮短滁州與(yu) 長三角城市的距離,進一步推動滁寧一體(ti) 化建設。素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的滁州也將迎來更多機遇和挑戰。
從(cong) “蘇皖好鄰居”到“長三角合夥(huo) 人”
滁州與(yu) 南京是一河之隔的近鄰,是一衣帶水的親(qin) 鄰,地處皖蘇交界的汊河鎮,與(yu) 南京市江北新區相鄰。近年來,汊河鎮依托區位優(you) 勢和“頂山-汊河”跨界一體(ti) 化發展契機,成為(wei) 承接南京產(chan) 業(ye) 轉移的前沿陣地。這個(ge) 曾經的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小鎮緊抓機遇,深度融入長三角,參與(yu) 產(chan) 業(ye) 協作分工,逐步形成軌道交通裝備、太陽能電池片等產(chan) 業(ye) 集群。
來安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以“體(ti) 製創新引領區、產(chan) 業(ye) 協同示範區、同城發展先行區”為(wei) 目標,舉(ju) 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全力以赴加快發展。2022年,實現全區經營(銷售)收入507億(yi) 元、規上工業(ye) 增加值88億(yi) 元、稅收19億(yi) 元。
在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車間內(nei) ,機器轟鳴,一台台工業(ye) 機械手臂熟練地抓取、裝卸材料。這家從(cong) 簽約到投產(chan) 僅(jin) 用時140天的太陽能電池項目,創造了項目建設業(ye) 內(nei) 速度之最。
“我們(men) 當初選擇落地滁州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一方麵是因為(wei) 這裏的區位優(you) 勢;另一方麵也是優(you) 越的營商環境和發展速度。”捷泰公司負責人王海超說。
記者了解到,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鎮與(yu) 南京毗鄰,在產(chan) 業(ye) 鏈合作與(yu) “雙招雙引”上“無縫對接”,功能區對標南京江北新區“兩(liang) 城一中心”定位,已形成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
空間距離的不斷縮小,使滁寧兩(liang) 地人員往來、產(chan) 業(ye) 發展更加密切。從(cong) 幹部互派掛職到共建產(chan) 業(ye) 合作園區,從(cong) 資本與(yu) 項目對接到民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南京的手和滁州的手牽得更緊更牢。
截至目前,滁州共與(yu) 南京、蘇州等長三角城市共建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4個(ge) 、省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區4個(ge) ,跨省合作平台數量和體(ti) 量均居安徽第一。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曾經的“蘇皖好鄰居”正變成給力的“長三角合夥(huo) 人”。
從(cong) “產(chan) 業(ye) 集聚”到“產(chan) 才融合”
6月15日上午,在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矽工業(ye) 園區,一塊塊大尺寸的光伏玻璃正在打包加工。全自動化的生產(chan) 車間裏,工人正井然有序得在操作台上忙碌著,光潔透明的光伏玻璃在像平靜的湖麵“徜徉”在流水線上。
“目前第一座1200噸光伏玻璃生產(chan) 線已點火投產(chan) ,其餘(yu) 4座窯爐也在陸續投產(chan) 中。全部項目總投資約200億(yi) 元,全部建成後將成為(wei)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光伏玻璃產(chan) 業(ye) 園之一。”安徽福萊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道。
麵對光伏產(chan) 業(ye) 這一新“風口”,滁州搶抓“雙碳”機遇,利用資源稟賦,通過產(chan) 業(ye) 鏈招商加快產(chan) 業(ye) 集聚,先後招引隆基、東(dong) 方日升、福萊特、亞(ya) 瑪頓、晶科、福斯特、陽光電源、捷泰等光伏產(chan) 業(ye) 頭部企業(ye) 落戶,構建起日趨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2022年產(chan) 值達到了873億(yi) 元,連續兩(liang) 年增長超100%。其中光伏組件、光伏玻璃產(chan) 能分別占全國11%、21%,占全省60%以上,滁州市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在滁州市經緯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一台台高端數控機床正開足馬力投入生產(chan) ,切削打磨聲隆隆作響……
幾年前,該公司承接為(wei)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開發“球麵掃描架實驗係統”項目,因技術難度過高,關(guan) 鍵控製係統開發一度停滯。
2021年3月,滁州學院副教授李剛來到經緯裝備擔任“科技副總”。在他帶領下,公司科研團隊僅(jin) 用4個(ge) 月就成功研發該控製係統,並與(yu) 結構件整合後,順利通過中國電科38所驗收。
經緯裝備所在地來安縣與(yu) 高校合作成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按照企業(ye) 需求,去年共派駐“科技副總”9名,協助企業(ye) 申報專(zhuan) 利18項,市級以上項目5項,新增產(chan) 值1000多萬(wan) 元。
產(chan) 教融合是國家推動教育優(you) 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銜接貫通的戰略性舉(ju) 措。
據悉,滁州市高度重視產(chan) 教融合工作,已形成光伏、半導體(ti) 、汽車及裝備製造、新能源電池、醫藥器械、智能家電、新型化工、健康食品8大產(chan) 業(ye) 鏈。2022年,全市戰新產(chan) 值2090億(yi) 元,同比增長22.2%,增速居全省第二;戰新產(chan) 值占全市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的44.6%,高於(yu) 全省3個(ge) 百分點,已成為(wei) 滁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滁州市進一步加大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投入力度,在全部新建項目中,新建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項目占比在40%以上,總投資額近800億(yi) 元。“滁州市努力夯實創新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光伏、半導體(ti) 、智能家電、新能源電池等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滁州市科技局局長王燕永說。
“有中做優(you) ”智能家電邁向高質量發展
“百舸競發勇擔當,中流擊水敢為(wei) 先。”一直以來,滁州在全國智能家電領域占據不小的份額,但麵對激烈的行業(ye) 競爭(zheng) ,轉型升級成為(wei) 擺在各企業(ye) 麵前一道“必考題”。
今年初,安徽省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引導基金發起設立安徽省智能家電(居)產(chan) 業(ye) 主題母基金,落地中國家電設計與(yu) 製造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滁州,母基金總規模30億(yi) 元。
記者了解到,安徽省智能家電(居)產(chan) 業(ye) 主題母基金的落地進一步優(you) 化了安徽智能家電(居)產(chan) 業(ye) 結構,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智能家電(居)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與(yu) 此同時,滁州市經開區牢固樹立“項目為(wei) 王”理念,扭住項目“牛鼻子”,堅持招大引強,聚力“雙招雙引”。按照產(chan) 業(ye) 鏈的思路,堅持以商招商,對有價(jia) 值、符合產(chan) 業(ye) 定位的項目線索緊盯不放、高位推進,不斷延伸和加粗產(chan) 業(ye) 鏈條。
經過多年發展,滁州經開區現已集聚規模以上家電及配套工業(ye) 企業(ye) 73家,產(chan) 值億(yi) 元以上企業(ye) 31家,10億(yi) 元以上企業(ye) 7家,百億(yi) 元以上企業(ye) 2家。整機企業(ye) 方麵,集聚了博世西門子、康佳、揚子、等眾(zhong) 多品牌;零部件企業(ye) 方麵,集聚了惠科、立訊、長電、等配套企業(ye) 。
目前,園區已形成以冰箱、空調、洗幹衣機、電視機為(wei) 主體(ti) ,製冰機、開水壺等小家電為(wei) 補充的產(chan) 品體(ti) 係,從(cong) 產(chan) 品研發、模具設備、零部件生產(chan) 、主機裝配、檢測認證、物流運輸至線上線下銷售的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日趨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家電研究安徽分院依托中家智銳、中認倍佳等企業(ye) ,組建家電設計、智能檢測、製造業(ye) 創新等一係列公共創新平台,建成30個(ge) 專(zhuan) 業(ye) 實驗室,覆蓋冰箱、空調、小家電等多個(ge) 種類,服務800餘(yu) 家客戶。中家智銳獲批“安徽省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實現滁州市製造業(ye) 創新中心零的突破。
“園區擁有家電類高新技術企業(ye) 42家,建成省級及以上創新平台42個(ge) (其中國家級平台2家),智能家電產(chan) 業(ye) 發展動力十足、活力迸發,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滁州經開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吳孝水介紹說。
除了產(chan) 業(ye) 發展,滁州還圍繞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目標定位,在交通互聯、服務共享、生態共保等方麵加快一體(ti) 化發展步伐。南京琅琊路小學等4所中小學在滁設立分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金牛湖校區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滁州與(yu) 蘇浙10個(ge) 縣(市、區)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協議,共公布1400餘(yu) 項“跨省通辦”事項清單。
“雙圈互動,左右逢源”作為(wei) 安徽省東(dong) 向發展的“橋頭堡”,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和營商環境也為(wei) 滁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而滁州也以“敢為(wei) 天下先”的精神招大引強,從(cong) 無到有,有中做優(you) ,推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