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數字技術打開視聽藝術新空間

發布時間:2023-06-19 10:14:00來源: 人民日報

  借助多種新技術,視聽藝術創作的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主動鑽研和運用數字技術,推動視聽藝術出新出彩。

  一段時間以來,“科幻熱”引發廣泛關(guan) 注。無論是浩瀚宇宙中閃耀的行星,還是人類家園裏活躍的機器人助手,這些充滿想象力的科幻畫麵給觀眾(zhong) 帶來難忘的視聽體(ti) 驗。虛擬拍攝、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一批數字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視聽藝術創作中,推動高質量文藝作品不斷湧現。

  藝術創新離不開工具和技術的革新。與(yu) 傳(chuan) 統藝術相比,視聽藝術創作往往強調集體(ti) 協作和技術集成。這種工業(ye) 化特點,使其更依賴技術變革。比如,電影從(cong) 無聲到有聲,從(cong) 黑白到彩色,從(cong) 2D到3D再到VR電影等,每一次飛躍都與(yu) 技術密不可分。

  現在,數字技術與(yu) 視聽創作融合已成蓬勃發展的藝術新趨勢。借助多種新技術,視聽藝術創作的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主動鑽研和運用數字技術,推動視聽藝術出新出彩。

  虛擬拍攝技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它既能幫助演員更快“入戲”,又可以縮短創作周期。以往拍攝中,對於(yu) 無法實景拍攝的科幻場景等,需要先對人物進行綠幕拍攝,再通過後期進行畫麵合成。這就帶來一個(ge) 問題:演員在單調的綠幕空間裏,沒有真聽、真看、真體(ti) 驗劇本裏的場景,怎樣快速找到狀態進入角色?虛擬拍攝技術運用LED屏幕,可以構建出接近於(yu) 真實環境的特效場景。隨著技術不斷迭代,虛擬拍攝構築場景的擬真度、素材豐(feng) 富度越來越高。無論是車輛行駛中的窗外景色,還是鏡頭遠處的藍天白雲(yun) ,大到風雪彌漫的高山,小到溫馨靜謐的客廳,甚至現實中不存在的場景,都能在攝影棚中呈現,讓主創人員仿佛置身真實場景。

  更有意義(yi) 的是,利用虛擬拍攝技術還可以實現“後期前置”,顯著提高製作效能。通過計算機軟件設置虛擬機位、道具場景和視覺特效,導演等主創人員在監控器中就能看到接近於(yu) 成片的效果,做到“所見即所得”。與(yu) 搭建真實場景相比,虛擬拍攝製作的場景調整起來更快,可以在正式拍攝前用於(yu) 預演,在拍攝後也可以作為(wei) 數字資產(chan) 不斷予以優(you) 化並重複使用。過去,圍繞藝術創意能否實現,創作者們(men) 往往要花費大量精力進行討論、驗證,有的甚至到了後期製作階段才發現瑕疵,再大費周章返工補拍。虛擬拍攝技術的應用革新了生產(chan) 流程,有效解決(jue) 了這一難題。

  人工智能也在多個(ge) 環節上輔助視聽藝術創作。以動漫為(wei) 例,劇本完成後要進行風格設定、原畫繪製,初稿完成後還要經過修改打磨,才能形成最終角色造型和場景方案。這些步驟流程鏈路長,花費時間成本高。應用人工智能繪畫,創作者隻需畫出少量線稿,並“告訴”人工智能自己的想法,短時間內(nei) 便可完成畫稿繪製。甚至,網絡電影、網絡劇、網絡綜藝中主要角色的定妝照,也可交由人工智能完成,不僅(jin) 效率高,而且效果逼真。除了內(nei) 容創作,作品海報等宣發內(nei) 容也可由人工智能輔助設計創作,其效果也在不斷優(you) 化。

  從(cong) 趨勢上看,數字技術使創意轉化為(wei) 作品的時間大大縮短,給藝術創作帶來巨大影響。一方麵,這體(ti) 現出技術的工具屬性:輔助創作,提高效率,解放人們(men) 的雙手,讓創作者將更多精力投入人物、故事和內(nei) 涵的構思上。創作者應以此為(wei) 契機,提高自身數字素養(yang) 和駕馭技術的能力,把好技術用好。另一方麵,當技術門檻越來越低,創作工具唾手可得,創作者更要正視藝術的特性和規律,努力實現技術與(yu) 藝術深度融合。在亂(luan) 花漸欲迷人眼之時,要能夠回歸自然和淳樸,拿出打動人心的好作品。

  技術不斷迭代,內(nei) 容為(wei) 王的規律卻不會(hui) 變。曾有人問,你能想象出30年後視聽藝術的創作場景嗎?我的回答是,技術日新月異遠超我們(men) 的想象,但我相信,新技術的應用一定會(hui) 讓更多精品佳作湧現,讓藝術更好滿足人們(men) 文化需求、更好體(ti) 現時代精神風貌。期待創作者不斷探索創新,用數字技術打開創作空間,用優(you) 秀作品打動人心、啟迪智慧。(鄭 勇)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