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負荷頻創新高 央企能源保供備戰“迎峰度夏”
用電負荷頻創新高,迎峰度夏的“大考”近在眼前。
一批支撐性電源和輸電線路等重點工程加快投產(chan) 、省間電力互濟力度進一步加大、電力企業(ye) 存煤整體(ti) 充足……近期,國資委等有關(guan) 部門密集部署,中央企業(ye) 能源保供火力全開。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ti) 緊平衡。
預計今夏全國電力供需總體(ti) 緊平衡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1至5月,全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35325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5.2%,其中,5月份全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7222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7.4%。
6月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整體(ti) 向好和氣溫的逐步升高,全社會(hui) 用電需求進一步增長。“目前,南方電網今年最高負荷達2.22億(yi) 千瓦,接近曆史最高,廣西、海南用電負荷分別多次創新曆史新高。”南方電網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國家電網經營區域用電負荷也持續走高,近期最大用電負荷已達8.6億(yi) 千瓦,同比增加7.77%,全網電力整體(ti) 平衡。
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下稱“中電聯”)統計與(yu) 數據中心主任王益烜表示,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yi) 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wan) 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範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yi) 千瓦左右。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ti) 緊平衡,南方、華東(dong) 、華中等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麵對用電負荷持續增長的趨勢,有關(guan) 部門密集部署備戰“迎峰度夏”。6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hui) 議,安排部署2023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
會(hui) 議強調,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工作,對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和保障民生用能至關(guan) 重要。各地區、各有關(guan) 企業(ye) 要圍繞能源生產(chan) 、供應和使用各環節,紮實做好能源保供和能源轉型發展各項工作,確保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平穩有序供應。
國資委日前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督促指導中央企業(ye) 帶頭做好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工作,要求煤炭、石油石化企業(ye) 著力提高電煤和天然氣供應能力,發電企業(ye) 應發盡發、多發滿發,電網企業(ye) 堅守電網安全生命線和民生用電底線,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火力全開保供電
夏日炎炎,中國華電四川公司的生產(chan) 一線同樣火熱。隨著6月5日珙縣61號機組成功並網,中國華電四川公司7台火電280萬(wan) 千瓦機組開機運行,火電最高日發電量達到0.87億(yi) 千瓦時,火力全開保供電。
截至6月8日,中國華電6月份累計發電量138.53億(yi) 千瓦時,同比增加7.12%。其中,煤機94.94億(yi) 千瓦時、同比增加27.37%。
隨著用電高峰即將到來,各地搶抓時點,發電企業(ye) 開足馬力,電網企業(ye) 強化調度,確保電力供應。
三峽集團長江幹流梯級電站頂峰出力。5月24日,今年梯級電站調峰運行144天,平均日調峰量990萬(wan) 千瓦,最大日調峰量1603萬(wan) 千瓦,梯級電站平均功率2369萬(wan) 千瓦,最大功率3940萬(wan) 千瓦。
南方電網充分發揮電網大平台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各省區發電潛力,進一步加大省間互濟力度,持續優(you) 化西電東(dong) 送安排。截至6月12日,廣西送海南交易共組織10次,成交電量1.3億(yi) 千瓦時。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係統備用電力緊張局麵,南方區域備用市場首次正式啟用。“這次廣東(dong) 、廣西用電高峰期,通過我們(men) 設計的市場競價(jia) 機製,使得雲(yun) 南、貴州的水、火電機組提供了近400萬(wan) 千瓦的備用電力支援廣東(dong) 廣西電力供應。”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製中心經理李智勇表示。
一批支撐性電源和輸電線路等重點工程陸續投產(chan) ,也為(wei) 迎峰度夏期間的電力電量平衡提供了堅強支撐。
三峽集團將提高裝機規模和保供能力作為(wei) 重要任務來抓,全力推動湖北省宜城電廠2台100萬(wan) 千瓦新建火電機組建設,確保實現首台機組在6月底前、第二台機組在11月底前具備帶連續大負荷能力的目標。
“推動各類電源穩發增供,加快金塘直流、江蘇鳳城-梅裏等迎峰度夏重點電網工程建設,確保如期投運,全麵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國家電網有關(guan) 負責人如是介紹下一步的安排。
記者注意到,新能源發電已逐步成為(wei) 我國電力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峽集團提出抓好新能源電源項目建設,確保年內(nei) 完成1000萬(wan) 千瓦新增裝機投產(chan) 發電。
國家電投全力推進“綜合智慧零碳電廠”開發建設,實現對各類分布式能源、儲(chu) 能和負荷的整合調控。2023年以來,通過用戶側(ce) 產(chan) 業(ye) 開發,實現新能源開工181.5萬(wan) 千瓦,儲(chu) 能開工352MW/1831MWh,建成換電站29座。其中,開工41個(ge) 零碳電廠,建成投產(chan) 48個(ge) 項目,形成裝機規模62.2萬(wan) 千瓦,聚合可調負荷10.3萬(wan) 千瓦,頂峰能力21.9萬(wan) 千瓦,調峰能力30.1萬(wan) 千瓦,零碳電廠保供初見成效。
電力企業(ye) 存煤整體(ti) 充足
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煤炭的平穩有序供應至關(guan) 重要。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dong) 煤炭大柳塔煤礦,伴隨著采煤機的轟鳴聲,一塊塊黑金源源不斷地通過皮帶運輸出去。今年以來,這裏一直保持著常態化保供的狀態。
據介紹,國家能源集團自產(chan) 煤量自2021年10月份以來連續20個(ge) 月保持5000萬(wan) 噸峰值水平,其中3月份更是創下5300萬(wan) 噸單月曆史最高紀錄。
中國煤炭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全國煤炭產(chan) 量完成19億(yi) 噸,同比增長4.1%。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煤炭生產(chan) 將繼續保持4%左右的增長。
上遊煤炭“供得上”,下遊發電“早儲(chu) 糧”。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中長期合同的支撐和進口煤的強力補充下,今年電力企業(ye) 紛紛提前加大電煤采購力度,為(wei) 迎峰度夏增強保供能力。
以華能南方分公司為(wei) 例,當前電煤庫存提升至100萬(wan) 噸左右,可用天數超過20天,6月電煤資源已基本落實,同時積極鎖定後續進口煤長協資源,保障電煤供應穩定有序。天然氣長協資源已鎖定7.5億(yi) 立方米,其中迎峰度夏期間(7至9月)合同氣量為(wei) 2.3億(yi) 立方米,能夠滿足迎峰度夏發電供熱需求。
國家電投提前摸查2023年電煤需求,製定采購方案,截至5月30日,年度簽訂長協合同量1.85億(yi) 噸,同比增加0.24億(yi) 噸,長協覆蓋率達到102%。當前電煤庫存1439萬(wan) 噸,同比增加73萬(wan) 噸;30天平均耗煤量可用天數為(wei) 32天,同比增加1.6天。
國家能源集團提前啟動電廠存煤熱值提升工作,5月份核心區資源調出熱值環比提升59大卡,進口煤采購熱值環比提升284大卡。截至6月初,集團火電廠總庫存超過3359萬(wan) 噸,可用天數超28天。
“當前,電力企業(ye) 存煤整體(ti) 充足,對迎峰度夏電力供應形成較強的支撐和保障。”中電聯規劃發展部主任張琳說,根據中電聯電力行業(ye) 燃料統計,截至6月4日,統計口徑內(nei) 發電集團燃煤電廠煤炭庫存合計1.13億(yi) 噸,同比增長2135萬(wan) 噸,為(wei) 近四年以來最高值,甚至已超過近兩(liang) 年迎峰度冬期間庫存水平;電廠電煤庫存可用天數25.6天。
王益烜建議,繼續保持煤炭穩定供應,並加強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進一步發揮好中長期合同壓艙石作用;加大對電煤市場價(jia) 格的監管;研究製定煤礦保供與(yu) 彈性生產(chan) 辦法,優(you) 先組織滿足條件的先進產(chan) 能煤礦按一定係數調增產(chan) 能,形成煤礦應急生產(chan) 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