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加快培育發展太空經濟新業態

發布時間:2023-06-26 09:46: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張漫子、俠(xia) 克)近日在京舉(ju) 行的2023中國商業(ye) 航天發展大會(hui) 暨第二屆中關(guan) 村商業(ye) 航天大會(hui) 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中國正加快培育發展太空旅遊、太空生物製藥、空間碎片清除、空間試驗服務等太空經濟新業(ye) 態。

  “商業(ye) 航天前景極其遼闊,應當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發展太空經濟,助力航天強國建設。”中科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大會(hui) 上說。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nei) ,利用太空高遠位置優(you) 勢,提供通信、導航、遙感等信息服務,仍是太空經濟的主要業(ye) 態。歐洲谘詢公司發布的《太空經濟報告2022》顯示,2022年全球太空經濟總額達4640億(yi) 美元,較上一年度增長8%。其中,83%的增長貢獻來自衛星服務商,包括電信、地球觀測與(yu) 利用衛星導航提供服務的公司。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當前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太空未來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新賽道。

  依托建設在軌衛星檢校場、數據分發共享平台等基礎服務平台,以及突破小型化、集成化導航芯片等技術,中國空間應用技術不斷取得進步,並探索太空經濟新業(ye) 態,提升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效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2年發布的《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shu) 提出,未來五年中國航天將“培育發展太空旅遊、太空生物製藥、空間碎片清除、空間試驗服務等太空經濟新業(ye) 態,提升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效益”。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研究員侯宇葵說,通過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的綜合應用以及與(yu) 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進行融合,空間應用的模式及形態得到不斷豐(feng) 富。

  當前,中國多地基於(yu) 資源稟賦與(yu) 創新優(you) 勢,培育太空經濟新增長點。上海發展航天曆史悠久,依托臨(lin) 港新片區衛星研製基地、閔行航天基地,將加快打造商業(ye) 航天智能化製造基地。

  “太空旅遊對遊客身體(ti) 條件的要求很高。”中國首批航天員兼教練員李慶龍說,根據飛行難度和到達高度,太空旅遊飛行前的訓練時間大致為(wei) 數天到幾個(ge) 月不等,需要遊客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和努力。

  根據離地麵高度由近及遠排序,太空旅遊可以分成拋物線飛行、高空飛行、亞(ya) 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雖然軌道飛行更接近太空旅遊的理想狀態,但相比之下,成本相對較低的亞(ya) 軌道飛行,有望率先實現。目前適合軌道旅遊的民用空間站等配套係統尚未建成,預計未來幾年會(hui) 有新的技術突破。

  “目前的太空旅遊市場與(yu) 民用航空業(ye) 發展的早期階段很類似,預計10年後太空旅遊的價(jia) 格下降會(hui) 很快。”中國商業(ye) 航天發展大會(hui) 組委會(hui) 秘書(shu) 長、中關(guan) 村領創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聯盟秘書(shu) 長龍開聰說。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