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教育部發布溫馨提示:高校招生錄取期間,謹防受騙

發布時間:2023-06-29 10:28: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9日消息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一些不法分子受經濟利益驅使,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散布虛假信息、販賣製造焦慮,針對誌願填報、招生錄取等環節實施詐騙,嚴(yan) 重擾亂(luan) 考試招生秩序。為(wei) 此,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結合近年來個(ge) 別地方出現的一些虛假詐騙情況,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通過官方渠道查詢、谘詢有關(guan) 信息,勿存僥(jiao) 幸心理、勿信不實信息,謹防上當受騙。如果遭遇詐騙事件,應及時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認準官方權威渠道,“小道消息”不可信

  【現象】近年來,一些社會(hui) 機構和個(ge) 人通過網絡平台發布有關(guan) 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讀不準確、信息提供不真實等問題,有的甚至通過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試機構的官方網站、公眾(zhong) 賬號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長,實施詐騙,嚴(yan) 重擾亂(luan) 考試招生秩序。

  【提醒】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深入實施2023高考護航行動,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zhuan) 項行動,已協調有關(guan) 互聯網平台對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等進行了權威標識,便於(yu) 廣大考生和家長識別,獲取正規的招生政策和服務信息。此外,每年具有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都會(hui) 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和家長可通過教育部官方網站“文獻”欄目下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查詢”進行查詢核實。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在網上查詢高校招生信息時,請認準“官網”標識,謹防山寨賬號或網站騙局。

  二、警惕“天價(jia) 誌願輔導”陷阱,理性報考不迷信

  【現象】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發布後,一些社會(hui) 培訓機構和個(ge) 人“網紅”就通過“不浪費1分不浪費未來”“讓每1分都發揮價(jia) 值”等說法吸引流量,誇大誌願填報作用,製造販賣誌願填報焦慮。然後,包裝打造“專(zhuan) 家”“名師”、虛假編造“內(nei) 部信息”“內(nei) 部數據”、宣稱“大數據誌願輔導”“一對一谘詢”等,誘導考生及家長購買(mai) 高價(jia) 、天價(jia) 誌願填報谘詢服務。

  【提醒】有關(guan) 部門從(cong) 未發放過“高考誌願規劃師”這類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某些社會(hui) 機構所謂的“誌願規劃師”“專(zhuan) 家名師”等大多是臨(lin) 時招募的社會(hui) 人員,按照機構提供的“台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每年高考填報誌願前,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都會(hui) 發布當年高考成績統計情況、近年來各高校錄取情況和誌願填報參考材料,高校也會(hui) 介紹學校招生章程、招生辦法和往年錄取參考信息,並不存在所謂的“內(nei) 部信息”“內(nei) 部數據”。同時,在誌願填報期間,各地都建立了招生考試機構、高校、中學等多方麵誌願填報谘詢公共服務體(ti) 係,多渠道多方式提供誌願填報谘詢服務。考生可通過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各高校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或編發的誌願填報相關(guan) 資料等查詢所需參考信息,也可通過撥打當地招生考試機構、高校和中學開通的谘詢電話或線上谘詢等方式了解相關(guan) 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家長不要迷信所謂高價(jia) 、天價(jia) 誌願填報谘詢服務,要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個(ge) 人誌向、興(xing) 趣愛好、特長優(you) 勢、生涯規劃等多種因素,著眼於(yu) 國家需要和社會(hui) 需求,科學選擇,自主填報。

  三、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特殊渠道”不存在

  【現象】高校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聲稱“認識某某領導”“認識某某招辦”,甚至通過偽(wei) 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谘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員等,謊稱可以“走後門”“搞特殊”,通過“內(nei) 部指標”“機動計劃”“計劃外補招”“降分補錄”等說法實施詐騙。

  2021年,山東(dong) 日照公安部門成功破獲一起高考錄取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趙某、劉某某。經查,犯罪嫌疑人趙某、劉某某通過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對外宣稱能夠幫助考生以特招的形式辦理高校錄取入學手續,從(cong) 中騙取家長和考生的高額手續費。犯罪嫌疑人趙某、劉某某已被依法審查,24萬(wan) 元被詐騙錢款已全部追回。

  【提醒】教育部“三十個(ge) 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中明確要求,“不得擅自擴大高校招生規模或調整高校招生計劃”“不得無計劃或擅自突破計劃規模進行招生或違反計劃管理要求調整計劃”“省級招辦不得違反投檔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標準向有關(guan) 高校投放考生檔案”“不得違反規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標準錄取考生、拒絕錄取符合條件的考生”。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高校招生是嚴(yan) 格按照招生政策規定和學校招生章程等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有嚴(yan) 格的工作流程和監督機製。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向社會(hui) 公布,不存在所謂的“內(nei) 部指標”。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計劃,會(hui) 通過公開征集誌願錄取,不存在所謂內(nei) 部降低分數“補錄”“補招”的情況。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hui) 產(chan) 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一律不能相信。

  四、認清不同教育區別,擦亮眼睛看仔細

  【現象】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於(yu) 上大學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曆教育與(yu) 其他教育形式之間的區別,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國際合作辦學等入學通知書(shu) 蒙騙考生及家長。部分辦學機構打著普通高等學曆教育的幌子,實際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學員。

  【提醒】普通高等學曆教育學生均須通過高考招錄。上述所謂的“錄取通知書(shu) ”不是普通高等學曆教育的錄取通知書(shu) ,“入學”後也不能進行普通高等學曆教育新生學籍電子注冊(ce) ,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學校學曆證書(shu) 。考生和家長要擦亮眼睛,認真辨別普通高等學曆教育與(yu) 其他教育形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xi) 進修方式。

  五、做好個(ge) 人信息防護,謹防誌願遭篡改

  【現象】考生高考誌願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惡意篡改將導致考生無法被心目中理想的高校錄取。2021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屬到派出所報案,稱發現自己的高考誌願被人篡改了,改成了比自己高考成績低很多的院校。經立案偵(zhen) 查,結合在河北省教育考試院調取的登錄日誌,確定其同學吳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經訊問,吳某稱覺得周某平時影響了自己的學習(xi) ,這樣做是為(wei) 了懲罰周某。吳某篡改別人高考誌願的行為(wei) ,受到法律的製裁。

  【提醒】律師和專(zhuan) 家提醒,篡改高考誌願本質上是對考生受教育權的侵犯。從(cong) 司法實踐來看,篡改高考誌願的行為(wei) 可能涉及破壞計算機信息係統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以及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不要認為(wei) “無知者無畏”,不要以為(wei) 事發了還能以“惡作劇”等理由搪塞,違法者終會(hui) 受到法律的製裁。教育部也提醒廣大考生,要提高防範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號、考生號等個(ge) 人信息和誌願填報係統密碼等登錄信息,不要泄露給他人,防止誌願被他人篡改。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