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溫來襲 科學運動需要注意什麽?

發布時間:2023-07-03 09:56:00來源: 人民網

  近日,不少地方發布高溫預警。炎炎夏日,應該如何科學運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關(guan) 節外科副主任饒誌濤為(wei) 廣大網友講解相關(guan) 知識。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運動作為(wei) 人體(ti) 健康的立身之本,好處多多。”饒誌濤表示。

  饒誌濤詳解,在夏季,適度運動可以提高人體(ti) 的熱適應能力,這樣在高溫環境下心率就不會(hui) 過快,能夠增強心髒收縮功能;運動時,皮膚散熱增加但皮膚血流相對減少,肌肉血流量增加,可以提高肌肉工作能力;運動能增加排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代謝功能,更符合夏季身體(ti) 代謝特征,利於(yu) 身體(ti) 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運動都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進行,夏練三伏,要考慮環境因素,進行科學運動,否則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傷(shang) 及自身,影響健康。”饒誌濤提示,高溫下進行大量肌肉運動,很容易造成過熱,所以在高溫、濕度大和無風天氣裏不建議進行劇烈運動。

  饒誌濤表示,夏練三伏,需要“因人而異”。中老年人血液濃度比較高,在炎熱天氣下鍛煉,體(ti) 液丟(diu) 失過多,血液黏度也隨之升高,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應盡量避免進行極限運動和無氧運動,可選擇慢跑、快走、乒乓球、太極拳或遊泳等,且不建議單獨行動;對於(yu) 兒(er) 童來說,考慮到運動量大、新陳代謝快等特點,尤其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運動會(hui) 加速體(ti) 內(nei) 產(chan) 生熱量,運動量越大,產(chan) 熱越多,青壯年運動時產(chan) 熱量相對較高,需要更加注意排汗,警惕中暑。

  夏季如何科學運動?饒誌濤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首先,時間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避開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四點,此時紫外線最強烈,會(hui) 刺激皮膚、視網膜等,容易出現中暑,嚴(yan) 重的會(hui) 導致熱射病;

  其次,戶外運動時,應選擇場地寬闊陰涼處,避免因場地原因造成意外損傷(shang) 或事故;室內(nei) 運動時,要避免空調冷風直吹,因為(wei) 運動後皮膚中的毛細血管擴張,過冷溫度會(hui) 使毛孔閉合、血管收縮,容易造成傷(shang) 風感冒;

  再次,夏季運動需要消耗的體(ti) 力較大,出汗過多,體(ti) 溫容易過高,最好少量、多次運動,每次時長不超30分鍾到1小時,當過於(yu) 疲勞或者出現肌肉酸痛不適時,要適當放鬆休息;

  最後,需科學補水,以150-200毫升的淡鹽水為(wei) 宜,以補充運動中丟(diu) 失的電解質,注意不可一次性大量補水,以免血液稀釋,增加胃腸道以及心髒負荷。(記者 喬(qiao) 業(ye) 瓊)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