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戲讓老戲曲有了新樣式
【一線講述】
新編戲讓老戲曲有了新樣式
講述人:青年導演、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 李佳秋
大學時,我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xi) 戲曲導演專(zhuan) 業(ye) 。從(cong) 學戲到導戲,從(cong) 學習(xi) 話劇、音樂(le) 劇、舞劇再回到戲曲,我既深深沉浸在中國傳(chuan) 統戲曲的魅力之中,也不斷思考著如何將流傳(chuan) 千年的經典戲曲演化成當代戲曲樣式。
我一直很喜歡茨威格的小說《一個(ge) 陌生女人的來信》,大學時就想把它改編成越劇。可是,這部小說在中國已經有了非常成功的電影和話劇版本,怎麽(me) 才能不落窠臼?怎麽(me) 在保持越劇特色的情況下展示當代場景、動作和範式?
基於(yu) 原著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我打算突出向內(nei) 探索心靈的主題。於(yu) 是,我模糊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把它轉變成心理空間:三位演員以“一神三形”的形式展現女孩天馬行空的想象,既演男又演女,將越劇的特色凸顯出來。公演後,有觀眾(zhong) 說:沒有複雜華麗(li) 的布景、道具,卻能通過三位演員在不同角色間的轉換,表現出一個(ge) 立體(ti) 豐(feng) 滿的故事,讓他覺得傳(chuan) 統藝術有了另一個(ge) 欣賞的角度,這樣的反饋令我很欣慰。
校園如同一個(ge) 孵化器,給了我廣闊的創作空間。《一個(ge) 陌生女人的來信》受到好評,我又將視線轉向越劇《金粉世家》。我想探索更多劇場設計的可能性,加強演員與(yu) 觀眾(zhong) 之間的互動交流。比如,觀眾(zhong) 進場前,劇中人物就已在走廊;觀眾(zhong) 進場後,金太太坐在席中、小憐擦椅子、金榮迎來送往,令人如臨(lin) 其境。隨即金榮介紹,今夜張恨水“親(qin) 臨(lin) 現場”,給大家展示他的新作品,從(cong) 而交代出劇中角色將往來於(yu) 台上台下,“跳入跳出”的演出風格。角色時而在觀眾(zhong) 身邊表演,時而與(yu) 觀眾(zhong) 跳舞。如今,《金粉世家》小劇場版作為(wei) 駐場劇目常年演出,大劇場版也於(yu) 今年4月20日首演並開啟巡演,將於(yu) 今秋登上“大戲看北京”的舞台。
我時常想,傳(chuan) 承戲曲就如同做一道名菜。很多人將戲曲元素融入流行音樂(le) 、服裝、攝影中,就像把一道菜的原料、擺盤、做法拿來做其他菜。這當然是很好的探索。但對戲曲本身來說,在當下社會(hui) 還有什麽(me) 新的可能呢?我覺得,戲曲活態傳(chuan) 承一定離不開當代戲曲樣式,與(yu) 當下人們(men) 的生活密切相關(guan) 。就像茨威格筆下幽微的人性和對真摯愛情的渴望,《金粉世家》展現的金燕西“籠中之鳥”的困境和抉擇,都能與(yu) 今天的觀眾(zhong) 產(chan) 生共鳴。
除了越劇,這幾年我還創作了京劇、豫劇、邕劇新編戲。雖然不同劇種各有特色,但它們(men) 具有美學上的共通性,能夠容納各種藝術元素。如今,伴隨著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通,戲曲也一定會(hui) 茁壯生出新枝新芽。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陳之殷、殷澤昊、蘇雁、王勝昔、王斯敏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李健)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3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