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重慶酉陽: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

發布時間:2023-07-03 09:58:00來源: 人民日報

  走進武陵山腹地的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xiang) 何家岩村,層層疊疊的萬(wan) 畝(mu) 梯田間,翠綠的水稻正拔節生長,美麗(li) 的詩畫田園如同一幅水墨丹青圖,讓人心曠神怡。“雲(yun) 端”之上,全國各地的網民通過手機觀看直播,“雲(yun) 遊”梯田美景、體(ti) 驗農(nong) 耕樂(le) 趣。

  何家岩村產(chan) 出的稻米粒細體(ti) 長、質白如玉,不僅(jin) 是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也是“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主推的高山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之一。去年,何家岩村首次推出稻米認養(yang) 計劃,將100畝(mu) 稻田置於(yu) “雲(yun) 端”,吸引了9000多名網民認養(yang) ,助力52戶種植戶大幅增收,通過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為(wei) 村集體(ti) 帶來了479萬(wan) 元的綜合收入,全村近1/3的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家裏5畝(mu) 田,過去一直是自產(chan) 自銷,去年參加了‘雲(yun) 稻米’項目,秋收後分紅算賬,多收入5000元。”村民何易立說。

  “我們(men) 堅持因地製宜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前不久聯合多個(ge) 單位發布上線了‘酉陽800—何家岩雲(yun) 稻米認養(yang) 計劃2023季’,以每平方米9.9元的價(jia) 格,將認養(yang) 麵積擴大到了300畝(mu) ,很快被搶購一空。”花田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鄒藝介紹,接下來還將立足本地特色,不斷豐(feng) 富線上線下活動,嚴(yan) 格落實全流程溯源,通過數字化賦能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把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搬上“雲(yun) 端”,帶動更多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何家岩村第一書(shu) 記周繼榮說,通過土地整治,村裏的貢米核心基地擴大到5000餘(yu) 畝(mu) ,年產(chan) 值達到3000多萬(wan) 元。為(wei) 了讓傳(chuan) 統水稻產(chan) 業(ye) 煥發新活力,村裏還與(yu) 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合作,啟動了“酉陽貢米”原種繁育實驗,共同探尋記憶深處的“老味道”,探索富民新路子。(本報記者 劉新吾)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