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正視數據流通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

發布時間:2023-07-03 09:56:00來源: 科技日報

  “如今很多人通過互聯網獲取數據,但對數據來源卻可能一無所知。這點讓我一直憂心忡忡。”6月20日至21日,2023阿裏巴巴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hui) 在杭州舉(ju) 辦,會(hui) 上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係終身教授埃裏克·馬斯金分享的這一感受,引起現場觀眾(zhong) 對數據應用的思考。

  7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沿學科領域帶頭人、企業(ye) 界代表齊聚此次會(hui) 議,暢談人工智能、數據隱私等全球發展議題。其間,由羅漢堂與(yu) 多位諾獎得主在內(nei) 的社會(hui) 科學家們(men) 共同撰寫(xie) 的《數據經濟: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理解平台價(jia) 值和責任:原則與(yu) 實踐》兩(liang) 份研究報告發布。

  數據隱私保護漸成行業(ye) 常態

  個(ge) 性化推薦讓數億(yi) 消費者從(cong) 海量商品中輕鬆選擇;實時倉(cang) 儲(chu) 和物流打破了商品流通的時空限製;創業(ye) 者在創業(ye) 初期就擁有相當程度的市場連接和洞察能力……凡此種種,背後都離不開數據價(jia) 值的發揮。

  但在收獲數據紅利之前,需要正視數據流通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具體(ti) 包括:數據的使用會(hui) 不會(hui) 侵犯用戶隱私?數據的流通是否安全?數據會(hui) 不會(hui) 被濫用?數據權屬和分配機製的安排,是不是能有效激發數據的生產(chan) 與(yu) 流轉?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數據治理需要協調多方利益,它應該激勵數據的生產(chan) 者,保護數據主體(ti) 的利益,通過構建信任與(yu) 合作促進數據的生產(chan) 與(yu) 使用。同時,數據治理製度應當激勵如隱私計算等新的數據技術的開發,構建數據可信流轉的環境。

  羅漢堂總裁、阿裏巴巴集團戰略規劃總裁陳龍分析道,蘋果公司推出ATT政策,穀歌公司把隱私沙盒引入安卓手機,實質性限製了第三方應用的數據收集;國內(nei) 電商和各種外賣平台對消費者的電話號碼和住址等信息進行隱私保護,已經越來越成為(wei) 行業(ye) 常態。

  《數據經濟: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報告指出,在技術基礎設施方麵,雲(yun) 計算和邊緣計算、深度學習(xi) 和大語言模型、區塊鏈等底層技術基礎設施的發展,在全麵提升連接能力、算力和算法,從(cong) 而帶來數據的大規模生產(chan) ;在數據要素基礎設施方麵,各個(ge) 要素的架構建設已初現雛形,包括數據的分權管理、確權機製、價(jia) 值流轉以及隱私增強技術等。這些發展為(wei) 推動大規模的可信數據流通創造條件。

  通過技術優(you) 化解決(jue) 使用矛盾

  “深入理解數據、算法之間的關(guan) 係,以及它們(men) 所發揮的作用,需要更好地了解數字平台的影響力。也許在下一場數字革命中,這會(hui) 發揮重要作用。”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德克·伯格曼提出,要從(cong) 數字平台的底層技術入手,比如人工智能。

  《理解平台價(jia) 值和責任:原則與(yu) 實踐》報告認為(wei) ,數字平台是一種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以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為(wei) 支撐,通過促進社會(hui) 多方協作與(yu) 互動而創造價(jia) 值的組織形態新物種。充分理解其價(jia) 值創造的方式,製定一套與(yu) 之匹配的責任分配原則與(yu) 治理框架,有助於(yu) 釋放數字經濟的增長潛能。

  在埃裏克·馬斯金看來,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人類提升辨偽(wei) 、梳理的能力,分析數據信息來源的可靠性、準確性,乃至從(cong) 產(chan) 生到形成影響的曆史脈絡。這或許對於(yu) 未來社會(hui) 的重大決(jue) 策也能產(chan) 生影響。

  《數據經濟: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報告指出,在原有的技術條件和商業(ye) 慣性下,數據的價(jia) 值實現與(yu) 滿足消費者的隱私保護需求似乎難以並存,算法和算力還不足以支持大數據的有效使用。然而,政策、市場實踐和技術的發展正打破過去的二元對立關(guan) 係,使得數據的有效保護和大規模流轉得以被兼顧。

  該報告認為(wei) ,未來,人類社會(hui) 有望實現前所未有的可信數據交互與(yu) 流轉,催生一種新的、以可信數據為(wei) 驅動的經濟形態。(洪恒飛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