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A股首家汽貿集團退市 4S店模式麵臨終結?

發布時間:2023-07-04 10: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4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葛成)在上市12年後,國內(nei) 首家通過IPO登陸A股的汽貿集團——*ST龐大,走到了上市之路的盡頭。

  根據公告,6月30日,*ST龐大在上交所正式退市。相關(guan) 資料顯示,成立於(yu) 2003年的龐大集團曾經是中國最大汽車經銷商集團,巔峰時期網點數量超過1400家,市值數百億(yi) 元,地位在業(ye) 內(nei) 堪稱“舉(ju) 足輕重”。

  旗下經銷網點數量縮減超七成

  回顧近年財報,龐大集團門店數量下降、業(ye) 績不佳。

  財報顯示,2017年底,集團的經營網點為(wei) 1035家;2022年底,集團僅(jin) 剩267家經銷門店,旗下經銷網點數量已不足此前三成。

  其中,龐大集團2019年門店數量下滑,與(yu) 2018年相比堪稱“腰斬”。2018年末,集團擁有806家經營網點,到2019年末僅(jin) 剩402家。

  至於(yu) 原因,龐大集團在2019年的財報中曾分析到,“因資金嚴(yan) 重不足、財產(chan) 不能變現等原因,無法清償(chang) 到期債(zhai) 務,資金的嚴(yan) 重不足造成2019年持續經營低迷,出現大批經銷網點停運,經營不能正常運轉。”

  2019年,龐大集團破產(chan) 重整。根據重整計劃,重整投資人承諾龐大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yu) 7億(yi) 元、11億(yi) 元、17億(yi) 元,或三年的淨利潤合計達到35億(yi) 元。2020至2022年,龐大集團三年淨利潤均未能達標。

  從(cong) 結果上看,這次重整亦難讓*ST龐大逃脫股票停牌的命運。

  2022年,*ST龐大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wei) -15.50億(yi) 元,2021和2020年的這一數據則分別為(wei) -3.85億(yi) 元和1.87億(yi) 元。

  傳(chuan) 統汽車經銷商應如何“脫困”

  在龐大集團被摘牌的同時,汽車經銷商行業(ye) 的生存狀況也不容樂(le) 觀。

  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有超過1900家汽車經銷商關(guan) 停退網,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增加至4000家。

  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中新財經,傳(chuan) 統汽車經銷商的收入主要有三項,分別是賣車、維修和上險。其中,賣車的利潤並不高,主要負責吸引客流,維修和上險才是重要的利潤來源。

  “現在賣車,不光不賺錢,甚至還賠錢!我們(men) 必須靠完成主機廠(車企)規定的目標,拿到返點才能扯平成本。部分配額的滯銷車型,更是占據了大量流動資金。”一位4S店負責人無奈地說。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郎學紅指出,“當前,經銷商都在進行一些品牌優(you) 化,繼續做原來的品牌不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想要選擇能夠盈利的新能源品牌也非常難,所以現在經營壓力非常大。”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2022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經銷商占比為(wei) 19.4%;僅(jin) 有29.7%的經銷商實現盈利,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的經銷商已接近一半;經銷商對主機廠(車企)的滿意度降至十年來最低水平。

  與(yu) 此同時,另外兩(liang) 大利潤來源——維修和上險也在縮水。一位4S店負責接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車一出保修期,客戶就不來店裏維修和上險了。不少互聯網公司都推出了養(yang) 車服務,雖然技術未必有我們(men) 專(zhuan) 業(ye) ,但勝在價(jia) 格便宜。”

  上述背景下,傳(chuan) 統汽車經銷商應如何脫困?郎學紅認為(wei) ,轉型新能源是傳(chuan) 統汽車經銷商的重要出路之一。“現階段,經銷商需要轉型新能源,培養(yang) 自己的銷售團隊,適應新能源的銷售和服務。”

  此外,她還表示,未來二手車業(ye) 務是經銷商的收入和利潤的一個(ge) 重要增長點,二手車是比較快見效的業(ye) 務,不少經銷商集團的優(you) 勢在於(yu) 門店數量比較多,客戶基礎比較好,這將成為(wei) 開發二手車業(ye) 務的優(you) 勢。

  汽車營銷模式正“推陳出新”

  近年來,傳(chuan) 統汽車經銷商行業(ye) 的表現雖然有所下滑,但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卻依舊保持了“高歌猛進”的勢頭。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全年實現小幅增長,總量已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

  從(cong) 2021年開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開啟了“翻倍”增長模式。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新的營銷模式也應運而生。包括特斯拉、理想在內(nei) 的多家“造車新勢力”采用直營模式銷售新車。直營店大多地處繁華商圈,消費者不用走遠就可以體(ti) 驗新車。

  在理想汽車CEO李想看來,直營模式最大的優(you) 勢在於(yu) 節約渠道成本。“主流合資豪華品牌對應標準銷售價(jia) 格,包含經銷商費用的毛利率高達40%以上了。隻不過,經銷商之間的惡性競爭(zheng) 就幹掉了20%銷售費用。直營20%毛利率是最低的健康標準。”

  與(yu) 傳(chuan) 統的汽車銷售模式相比,雖然地處商圈的汽車城市展廳隻能起到產(chan) 品展示的功能,並不能提供維修等服務,但由於(yu) 其背靠商圈,客流量相比傳(chuan) 統的4S店有增無減。每天絡繹不絕的消費者進入展廳,車企的銷量也隨之攀升。

  以後買(mai) 車,你會(hui) 選擇去4S店,還是商圈展廳?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