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花卉產業盛開彩雲之南

發布時間:2023-07-07 09:33:00來源: 人民日報

  年產(chan) 鮮切花一百八十億(yi) 枝,出口四十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花卉產(chan) 業(ye) 盛開彩雲(yun) 之南

  核心閱讀

  近年來,雲(yun) 南不斷提升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功能,構建高效交易體(ti) 係;通過體(ti) 製機製探索與(yu) 合作模式創新,破解花卉種業(ye) 種源難題;打造鮮花品牌,培育新業(ye) 態、新模式,推進融合發展。目前,雲(yun) 南年產(chan) 鮮切花達180億(yi) 枝,出口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花卉產(chan) 業(ye) 盛開彩雲(yun) 之南。

  “今年的玫瑰開得很好,銷量也很不錯。”一大早,在雲(yun) 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景都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中,花農(nong) 趙金花和村民一道,開始采摘當天的玫瑰。預冷定型、包裝,一枝枝鮮切玫瑰經過處理後,花頭大小一致的花束包裝整齊,被運送到呈貢區鬥南花卉產(chan) 業(ye) 園區。

  目前,雲(yun) 南省生產(chan) 的大部分鮮切花和一些周邊省份的鮮切花在鬥南交易,占據全國鮮切花市場的份額超過70%。在這裏,每天有117類、1600多個(ge) 品種,約3000萬(wan) 枝鮮切花上市、集散,連接著近百萬(wan) 名花農(nong) 花商。

  鬥南花卉產(chan) 業(ye) 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郭照川介紹,鮮切花交易從(cong) 2019年的92億(yi) 枝、交易額74.36億(yi) 元,到2022年的110億(yi) 枝、交易額突破121億(yi) 元,鬥南花卉產(chan) 業(ye) 園區年交易量逐年攀升。放眼全省,雲(yun) 南年產(chan) 鮮切花已達180億(yi) 枝,出口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這些數據的背後,是雲(yun) 南花卉產(chan) 業(ye) 的蓄勢綻放。

  交易方式更多元,數字化銷售渠道不斷拓寬

  5月20日前夕,位於(yu) 鬥南的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交易大廳內(nei) ,900多個(ge) 拍賣席位座無虛席,王斌幾乎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電子屏。當日淩晨,剛剛進入市場的鮮切花,在經過層層檢驗及劃分後,被定為(wei) 多個(ge) 等級,轉化成數據信息出現在電子屏上。

  這裏是亞(ya) 洲交易規模最大的花卉拍賣市場,王斌是這些花卉交易經紀人中的一員。品種、等級、供貨商、價(jia) 格……電子屏上的信息快速交替。王斌在這裏和900多名經銷商同時競價(jia) ,將自己看好的鮮切花搶先拍下。

  昆明花拍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以來,用於(yu) 拍賣的鮮切花日均供貨量超600萬(wan) 枝,單日最高供貨量突破850萬(wan) 枝,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0%。昆明花拍中心的鮮切花交易指數,成為(wei) 各地鮮切花交易市場價(jia) 格走勢的風向標、晴雨表,直接影響著全國花卉市場價(jia) 格的走勢。

  隨著交易方式不斷多元,近年來電商直播等交易方式日趨火爆,雲(yun) 南花卉的數字化銷售渠道正不斷拓寬。從(cong) 鬥南花卉產(chan) 業(ye) 園區內(nei) 最大的電商交易平台——花易寶的數據來看,在5月的交易高峰時段,幾乎每5秒就產(chan) 生一筆電商交易。

  下一步,雲(yun) 南將繼續優(you) 化提升鬥南作為(wei) 全省花卉交易集散中心的功能,通過發展電商直播、遠程交易等交易模式,構建高效交易體(ti) 係,實現交易數量倍增。

  在鮮切花主產(chan) 區,雲(yun) 南正加快扶持引導及規劃建設標準化終端集散中心和冷鏈物流體(ti) 係,解決(jue) 花卉流通“最先一公裏”問題,促進當地花卉產(chan) 業(ye) 賣得更多、更快。

  培育花卉新品種950餘(yu) 種,部分品種輸出海外

  走進昆明市晉寧區寶峰街道清水河村的“產(chan) 研小院”,上千個(ge) 品種的月季在陽光下爭(zheng) 相綻放。目前,這個(ge) “產(chan) 研小院”的基地裏保存了我國60個(ge) 古老月季品種、2000多份優(you) 異種質資源。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博士李淑斌帶領團隊創建“產(chan) 研小院”,引入野生資源和我國古老月季品種的基因並培育新品種,得到了上千份抗性強、耐低溫的育種親(qin) 本。

  最近,李淑斌收到了好消息:團隊申報的“黃金戒指”等月季品種,通過了新品種認定。目前,團隊已經帶動清水河村近200戶農(nong) 戶增收,團隊培育的第一個(ge) 專(zhuan) 利品種晉寧翠花,開始在昆明市、臨(lin) 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等地進行規模化種植。

  據介紹,國內(nei) 鮮花育種起步比較晚。以“切花月季”這一重要交易品類為(wei) 例,目前市場上交易的絕大多數切花月季為(wei) 國外引進品種。對此,趙金花深有體(ti) 會(hui) :“我們(men) 每賣出一枝花,就要被收走少則3%、多則10%的專(zhuan) 利費。”

  作為(wei) 花卉和園藝植物的重要分布地區,雲(yun) 南將花卉種業(ye) 科技及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研發突破納入關(guan) 注重點。

  近幾年,雲(yun) 南在種質資源保護與(yu) 開發方麵取得了快速發展,獲得國家授權及在省內(nei) 登記注冊(ce) 的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種達950餘(yu) 種。其中,月季、菊花、繡球新品種受到市場青睞,部分已在歐盟注冊(ce) 、推廣。

  為(wei) 推動花卉技術創新,當地已組建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雲(yun) 南省花卉育種重點實驗室等多個(ge) 互為(wei) 支撐、融合開放的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ye) 平台。

  接下來,雲(yun) 南將通過體(ti) 製機製探索與(yu) 合作模式創新,推動建設雲(yun) 南省種子種業(ye) 聯合實驗室—花卉種業(ye) 實驗室。加強花卉種質資源精準鑒定、智能設計育種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guan) ,培育推出突破性商業(ye) 化品種。

  品牌效應初顯,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1983年,鬥南村種下第一枝商品化的劍蘭(lan) 。2021年,雲(yun) 南省花卉產(chan) 值首次突破千億(yi) 元大關(guan) ,已經發展成為(wei) 世界重要花卉產(chan) 區,擁有交易量亞(ya) 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鮮切花交易中心。

  為(wei) 持續鞏固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雲(yun) 南印發《花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加快推動雲(yun) 南由花卉產(chan) 業(ye) 大省向花卉產(chan) 業(ye) 強省邁進。如今,雲(yun) 南花卉的品牌效應初顯,品牌價(jia) 值和溢價(jia) 能力逐步提升。

  花卉產(chan) 業(ye) 煥發勃勃生機的背後,新業(ye) 態、新模式正在當地不斷湧現,實現“花卉+農(nong) 業(ye) 創意+文化創意+旅遊創意”融合發展。

  以花卉產(chan) 業(ye) 為(wei) 根基,以花卉消費體(ti) 驗、旅遊體(ti) 驗、文化體(ti) 驗為(wei) 特色,鬥南正在打造集吃、住、娛、購、行、遊於(yu) 一體(ti) 的體(ti) 驗式花卉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僅(jin) 今年“五一”假期,鬥南花市就接待遊客10.03萬(wan) 人次。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知花小鎮重點打造的花卉研發種植區、產(chan) 業(ye) 融合服務區、村莊輻射帶動區三大板塊,在推動種源研發和種苗繁育之外,融合交易會(hui) 展中心、鮮花酒店、特色商業(ye) 街等業(ye) 態,截至目前已接待遊客上百萬(wan) 人次。

  目前,聚焦重點花卉產(chan) 品、技術和業(ye) 態,雲(yun) 南正積極培育更多花卉新業(ye) 態、新模式,構建縱向花卉交易、物流、研發全產(chan) 業(ye) 鏈和橫向融合旅遊、文化、健康的立體(ti) 大花卉全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即將在今年9月舉(ju) 辦的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將進一步推動花旅融合發展,培育賞花經濟新動能,力爭(zheng) 把雲(yun) 南打造成知名賞花旅遊目的地。彩雲(yun) 之南的花卉產(chan) 業(ye) ,正越開越盛、越走越穩。(本報記者 李茂穎 葉傳(chuan) 增)

  [ 責編:楊亞(ya) 楠]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