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健康學校建設體現“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光明時評】
作者:楊玉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員)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名單。實施全國健康學校建設計劃,旨在倡導從(cong) 學校層麵關(guan) 注青少年兒(er) 童健康成長,將健康素養(yang) 融入德智體(ti) 美勞各方麵,將健康促進貫穿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過程,將健康教育滲透學生學習(xi) 實踐生活諸環節,係統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健康素養(yang) 和健康水平。健康學校建設是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舉(ju) 措,為(wei) 學校深度參與(yu) 健康教育提供了廣闊空間。
如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直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難題。全國第八次學生體(ti) 質與(yu) 健康調研結果顯示,盡管我國學生體(ti) 質健康達標優(you) 良率逐漸上升,但存在著學生視力不良和近視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學生身體(ti) 素質下滑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個(ge) 體(ti) 成因複雜,但都反映了從(cong) 家庭、學校、社區等各層麵加強青少年兒(er) 童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在學生健康素養(yang) 的培育中,學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學校建設是一個(ge) 極佳的契機,以此可以加快建立學校健康管理製度,倡導校園健康行為(wei) ,通過五育並舉(ju) 補齊勞動教育、綜合實踐的短板,積極開展公共衛生、常見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等專(zhuan) 題教育,有計劃、有目的、係統培養(yang) 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與(yu) 健康行為(wei) 。作為(wei) 育人的關(guan) 鍵主體(ti) ,學校應當把建設健康學校作為(wei) 深化教育體(ti) 製機製改革的重要環節,更紮實落實“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相關(guan) 實踐要求。
健康是個(ge) 大概念,學校健康教育內(nei) 容到底該包括哪些維度?對此,世衛組織從(cong) 身體(ti) 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hui) 適應良好三個(ge) 方麵給出定義(yi) 。結合我國學生的具體(ti) 情況,在關(guan) 注肥胖、脊柱側(ce) 彎、齲齒、流感等常見病或傳(chuan) 染病預防的同時,還需進一步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精神衛生問題。將培養(yang) 學生積極健康心理、提升健康素養(yang) 、養(yang) 成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作為(wei) 根本出發點,注重學校健康教育知識的實用性和時效性,讓學生能夠開心地笑出來、愉快地跑起來。
少年兒(er) 童正處於(yu) 生長發育的關(guan) 鍵階段,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安排不同的教育內(nei) 容是非常必要的,對健康教育而言,大中小學校宜有不同的側(ce) 重,而其主要目的都是堅持健康知識傳(chuan) 授、健康意識形成與(yu) 健康行為(wei) 實踐相統一原則,提高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與(yu) 健康技能水平。
健康教育具有專(zhuan) 業(ye) 性、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健康教育工作要注重多方協調、係統治理。目前,各大中小學校對健康課教育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健康教育教師麵臨(lin) 的工作職責不清、課時無法保證等困惑應盡快化解。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要從(cong) 學校課程入手,優(you) 化健康教育課程,發揮課堂教學作用;為(wei) 健康教育的相關(guan) 教師提供實現專(zhuan) 業(ye) 價(jia) 值、施展專(zhuan) 業(ye) 水平的舞台與(yu) 空間,充分展示健康教育的專(zhuan) 業(ye) 魅力,同時促進學生健康素養(yang) 知識和能力的提升,也促進家長對學校健康教育滿意度的提升。健康教育工作還應加強統籌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提升政府在健康教育領域的公共服務能力,教育行政、教學研究、衛生健康等相關(guan) 單位要在師資配置、課時安排、研修培訓、專(zhuan) 題教研、健康科普等方麵給予支持。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0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