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把家國情懷裝入大學畢業生的行囊
【光明時評】
作者:李玉滑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本科生畢業(ye) 典禮上的講話獲得不小的關(guan) 注。在畢業(ye) 典禮上,王樹國校長談到了人生的三點感悟:情懷、毅力和創新。“人的一生不能沒有情懷,最大的情懷就是家國情懷。”同樣是在畢業(ye) 典禮上,山東(dong) 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的校長在致辭中,都強調了家國情懷。麵對即將離開象牙塔的青年學子,校長們(men) 將家國情懷作為(wei) “珍貴禮物”,裝入他們(men) 的行囊。
家國情懷,是個(ge) 人對家國的歸屬情結、情感認同和自覺擔當,是一種深層的文化心理密碼,是個(ge) 人與(yu) 國家休戚與(yu) 共的格局和氣質,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與(yu) 貢獻。家國正是奮發進取的方向標和攻堅克難的信心所在。王樹國等諸多大學校長在畢業(ye) 典禮上,都勉勵學生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和行業(ye) 領域中盡快縮短與(yu) 發達國家的差距,為(wei) 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將青春奮鬥融入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中展示才華。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更當涵養(yang) 深厚的家國情懷,把個(ge) 人理想與(yu) 社會(hui) 發展、國家前途、民族事業(ye) 興(xing) 旺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厚植家國情懷是對中華民族優(you) 秀品格的傳(chuan) 承。中華民族曆來崇尚家國大義(yi) ,國家與(yu) 家庭、社會(hui) 與(yu) 個(ge) 人是密不可分的整體(ti) 。千百年來,家國觀念始終流淌在中華兒(er) 女的血脈之中,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chuan) 的精神基因。家國情懷,是華夏兒(er) 女對家國最真摯的情感認同,是中華兒(er) 女將個(ge) 人命運融入國家命運的赤膽忠誠,也是中華民族能夠在一次次危難中屹立不敗的精神動力。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本內(nei) 涵之一,家國情懷始終貫穿於(yu) 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之中。如今,深植家國情懷,就是要不斷提升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責任感與(yu) 使命感。
厚植家國情懷是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的需要。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在一窮二白的艱苦境地下,以忠誠和擔當、智慧和才能、奉獻和犧牲,取得了一係列具有時代意義(yi) 的重大突破。他們(men) 為(wei) 家國奮鬥,他們(men) 的名字鐫刻在了共和國的奮鬥史上。正是因為(wei) 他們(men) 深厚的家國情懷,中國的繁榮富強才得以厚積薄發。他們(men) 在國家前行的大勢中尋找人生價(jia) 值、標注成長坐標,將個(ge) 體(ti) 價(jia) 值的實現與(yu) 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結在一起,投身於(yu) 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也為(wei) 何為(wei) 家國情懷寫(xie) 下了最生動的注腳。
如今,中華民族迎來了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我們(men) 必須以深厚的家國情懷為(wei) 根基,砥礪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精神。責任和擔當是家國情懷的精髓和要義(yi) 。立誌報國,才能築牢奮鬥的原動力。青年人要端正誌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把個(ge) 人理想和社會(hui) 發展、國家需要聯係起來,勇於(yu) 擔當時代賦予的重任。
厚植家國情懷是促進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需要。隻有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看到中國氣象,用心靈感應時代脈搏,才能把對祖國血濃於(yu) 水的情感貫穿學業(ye) 全過程、融入對事業(ye) 的執著追求。高校當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民族複興(xing) 的實際行動中來,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努力成為(wei) 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服務人才強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國家戰略中展現和鍛造自己的才幹,到黨(dang) 和國家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0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