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甘肅“守藝人”競技 非遺類文創“上新”

發布時間:2023-07-11 09:26: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慶陽香包刺繡五色飄彩、臨(lin) 夏陶器製作傳(chuan) 統工藝凝聚匠心、武威《多彩非遺共築夢想》剪紙作品精巧別致……近日,在甘肅敦煌舉(ju) 辦的甘肅省非遺展示展銷暨全省非遺文創大賽係列活動上,來自各市州的非遺類文創產(chan) 品銷售火爆。八方遊客借此尋根文化脈絡、品讀生活韻味,感受隴原大地上非遺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展示精品

  甘肅蘊藏著豐(feng) 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甘肅有花兒(er) 、環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ge) 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有8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

  作為(wei) 係列活動的重要內(nei) 容,甘肅省非遺係統性保護成果展匯集了2000餘(yu) 件優(you) 質的非遺展品,慶陽香包、河州泥塑、蘭(lan) 州刻葫蘆等多個(ge) 非遺項目的傳(chuan) 承人現場進行了製作表演。在工坊展示展銷展區,眾(zhong) 多非遺產(chan) 品還通過線上線下“組團”展銷,取得了亮眼的銷售成績。

  “我和家人是來敦煌旅遊的,沒想到有機會(hui) 看到甘肅這麽(me) 多非遺類文創產(chan) 品。”來自上海的遊客趙女士展示了自己的逛展收獲,“這是我剛買(mai) 到的隴南白馬絲(si) 巾,上麵的花紋是選用白馬文化元素進行創作的,既有收藏價(jia) 值又很美觀實用。我想把它送給我的女兒(er) ,她平時就很喜歡非遺產(chan) 品。”

  “讓大家看到、摸到、品嚐到,在生活中用得到,才是好的非遺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非遺項目才能推廣出去。很多非遺技藝其實沒有人們(men) 想象中的那麽(me) 神秘,當年輕人在生活中用到非遺產(chan) 品時,就會(hui) 發現非遺並不遙遠。”前來參展的武威市文化館工作人員安曉東(dong) 說。

  非遺展品齊聚敦煌“線上+線下”展示,文創產(chan) 品吸睛熱賣——這次係列活動搭建了互學互進、展示傳(chuan) 承的舞台,讓甘肅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綻放出新的魅力與(yu) 光彩。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呂興(xing) 來說:“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對於(yu) 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了解,甘肅各市州將以此次活動為(wei) 契機,學習(xi) 借鑒各地有益經驗,加強非遺資源的挖掘整理、內(nei) 涵闡釋、價(jia) 值利用,努力使非遺保護項目健康發展。

  以賽促創

  非遺文創大賽展廳裏展示了紅色文創類、剪紙文創類、刺繡文創類、美食文創類等10個(ge) 品類551件產(chan) 品,備受遊客好評。

  據了解,此次非遺文創大賽提倡在用好非遺傳(chuan) 統技藝、材質、題材、表現形式的基礎上,鼓勵以“國潮、品質、治愈”為(wei) 特色的原創作品,希望借此提升全省非遺文創設計研發水平,以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設計是技術、藝術、文化的融合,我們(men) 應充分發揮設計的創新性、整合性和產(chan) 業(ye) 性,與(yu) 時俱進,堅守正確的非遺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內(nei) 核,不斷挖掘、提升、呈現、轉化非遺所承載的文化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和時代意義(yi) 。”中國工業(ye) 設計協會(hui) 會(hui) 長劉寧說。

  此次大賽麵向公眾(zhong) 公開舉(ju) 辦,由知名行業(ye) 專(zhuan) 家進行現場評審,並組織專(zhuan) 家現場點評答疑。按照最佳創意、優(you) 秀設計2個(ge) 組別,大賽共評選出創新產(chan) 品獎、優(you) 秀文創獎、非遺青年獎、非遺薪傳(chuan) 獎、最佳組織獎和創意機構獎6類獎項。

  國家級非遺項目洮硯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盧廣成的作品《硯拓》獲得本次大賽非遺青年獎。“我把硯台以拓片形式進行再設計、裝裱,將硯文化進行延伸,設計出兼具文化內(nei) 涵和非遺技藝的文創產(chan) 品,在市場上反響很好。”盧廣成說。

  不少參賽選手表示,參加本次大賽不僅(jin) 是切磋技藝,更多的是學習(xi) 啟發和交流進步,希望大賽能夠建立常態化舉(ju) 辦機製,持續為(wei) 非遺類文創行業(ye) 交流互鑒提供平台。

  不斷發展

  近年來,甘肅非遺保護工作不斷提高傳(chuan) 承水平,深度挖掘甘肅非遺背後的曆史、故事和工匠精神,探索非遺文創品牌建設,讓非遺煥發出新時代光彩,有力推動了甘肅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呂興(xing) 來介紹,目前,甘肅已設立8個(ge) 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認定121家省級及以上非遺工坊,其中3家企業(ye)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臨(lin) 夏磚雕、保安族腰刀鍛製技藝等15個(ge) 國家級非遺項目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目錄。

  跟隨老一輩剪紙藝術家學習(xi) 至今的劉偉(wei)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會(hui) 寧剪紙項目傳(chuan) 承人。他認為(wei) ,非遺的傳(chuan) 承要與(yu) 時俱進,“玻璃窗戶代替了農(nong) 村傳(chuan) 統的棋盤窗戶,現在很少有人用剪紙貼窗花,窗花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可以把它像字畫一樣裱起來掛在牆上作為(wei) 文化藝術品,還可以把傳(chuan) 統的剪紙做成精裝本、卡冊(ce) 來展示收藏”。

  盧廣成對於(yu) 非遺類文創產(chan) 品如何降本增效、實現量產(chan) 、增加市場競爭(zheng) 力進行了思考。近幾年,他將硯文化與(yu) 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推出了一批設計理念新穎、售價(jia) 親(qin) 民、量產(chan) 化的非遺類文創產(chan) 品,讓非遺類文創產(chan) 品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通過產(chan) 品創新和銷售渠道的拓展,今年上半年他研製產(chan) 品的銷售額就達到500萬(wan) 元。

  作為(wei) 保安腰刀國家級非遺項目傳(chuan) 承人的馬尕主麻,創作出了許多新的刀種。此次他的參賽作品《保安腰刀紅木十樣》獲非遺薪傳(chuan) 獎。與(yu) 往日出去交流參賽不同的是,今年馬尕主麻將兒(er) 子馬自強帶到了賽事現場。馬尕主麻說:“希望有更多熱愛非遺的青年人才加入我們(men) ,讓非遺技藝能夠得以繼承和弘揚。”馬自強說:“來自全省各地的諸多非遺項目和文創產(chan) 品讓我很震撼,保安腰刀取得好名次也讓我很興(xing) 奮。我將努力學習(xi) 文化知識、開闊眼界,將保安腰刀製作技藝一代一代傳(chuan) 承下去。”(李 楠 本報記者 張隴堂)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