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半年演出市場供需兩旺

發布時間:2023-07-11 09:26:00來源: 經濟日報

  7月6日,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營業(ye) 性演出場次達19.33萬(wan) 場,同比增長400.86%;演出票房收入達167.93億(yi) 元,同比增長673.49%;觀眾(zhong) 人數達6223.66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超10倍。

  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涵蓋劇場、新空間、大型場館和各類景區、園區、街區的演出活動在推動文化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從(cong) 上半年的整體(ti) 情況看,這一作用得到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推動,演出機構也在積極豐(feng) 富演出產(chan) 品品類、提升內(nei) 容供給,演出市場在不斷擴大消費基礎,釋放多層麵消費需求方麵依然大有可為(wei) 。

  今年以來,大型演唱會(hui) 和戶外音樂(le) 節集中開票,進入二季度後,演唱會(hui) 和音樂(le) 節更是進入密集期,“五一”假期僅(jin) 北京就匯集了3個(ge) 大型音樂(le) 節。上半年,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共演出506場,票房收入24.97億(yi) 元,觀眾(zhong) 人數550.10萬(wan) 人次,跨城觀演成為(wei) 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的主要消費趨勢,凸顯其對文旅消費的拉動作用。

  此外,上半年專(zhuan) 業(ye) 劇場演出場次已基本恢複至2019年同期水平,票房收入恢複至2019年同期約八成。在專(zhuan) 業(ye) 劇場演出中,話劇、兒(er) 童劇、音樂(le) 劇3個(ge) 類型一季度、二季度均保持平穩上升,市場恢複情況較好,其中兒(er) 童劇演出場次和票房已恢複至2019年同期水平。

  以多藝術品類、多表現形式、豐(feng) 富演出產(chan) 品供給、拉動綜合消費為(wei) 主要方向的演藝新業(ye) 態、小劇場新空間等是今年格外活躍的市場要素,在各地均有不俗表現。上海在“五一”假期舉(ju) 辦的大世界演藝消費節,聯合入駐商家、駐場劇目等推出係列優(you) 惠活動,用演藝激發文化煙火氣;依托演藝消費融合新場景,成都、濟南、天津、武漢等地推出能讓消費者一邊就餐、品酒、逛文化集市,一邊觀賞沉浸式戲劇演出的活動,深受年輕人追捧。今年二季度小劇場、新空間演出場次達5.77萬(wan) 場,環比增長89.51%;票房收入13.88億(yi) 元,環比增長105.38%;觀眾(zhong) 人數403.40萬(wan) 人次,環比增長95.59%。

  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從(cong) 數據看,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延續上行趨勢,供需旺盛、市場活躍。演出市場要素的“一大”即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一小”即小劇場新空間,分別從(cong) 兩(liang) 個(ge) 層麵共同發力,推動演出消費以及演出拉動的關(guan) 聯消費顯著增長。

  從(cong) 今年春節起,旅遊演藝背靠旺盛的出行需求一路走高,至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旅遊演藝項目基本全部恢複營業(ye) ,一些熱門地區的熱門項目多次加場。為(wei) 應對增加的客流,大型曆史實景舞劇《長恨歌》在“五一”假期將演出場次增加至每天4場;情景體(ti) 驗劇《又見敦煌》假期場次增加至每天6場至8場,門票依然場場售罄。除老牌旅遊演藝項目外,各地主題樂(le) 園也紛紛在假期期間增加演出內(nei) 容。據統計,上半年旅遊演藝演出場次達6.84萬(wan) 場,演出票房收入70.55億(yi) 元,觀眾(zhong) 達3911.93萬(wan) 人次。

  從(cong) 劇目創作看,近3年來,原創劇目無論從(cong) 數量上還是內(nei) 容質量上都有所提高,但演出市場逐步恢複後,原創劇目新作創排出現收縮。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當前原創劇目的推進主要受到來自三方麵的壓力。其一,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等項目爆發式增長、國際劇目恢複引進等因素使得國內(nei) 原創劇目的觀眾(zhong) 客群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流;其二,新劇目需要市場檢驗,需要在舞台上不斷打磨提升,才能爭(zheng) 取更多觀眾(zhong) ,以實現合理的、能保證運營的商業(ye) 收入,而目前劇場檔期不足,留給新劇目的時間並不多;其三,相關(guan) 製作成本有所提升,國內(nei) 原創劇目麵臨(lin) 競爭(zheng) 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張 雪)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