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臉基尼”頻現 過度防曬不可取

發布時間:2023-07-12 09: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人們(men) 對防曬的關(guan) 注度也不斷升高。記者注意到,小紅書(shu) 上與(yu) “防曬”相關(guan) 的筆記高達766萬(wan) 多篇;抖音上的“防曬”話題播放量有307.8億(yi) 次之多;各類博主對於(yu) 防曬相關(guan) 的測評視頻更是層出不窮。

  麵對陽光的“烤”驗,從(cong) 麵部防曬到身體(ti) 防曬,甚至是頭發防曬的用品層出不窮。記者搜索各大電商平台,發現防曬霜、防曬帽、防曬套袖、防曬衣這種普通防曬裝備已司空見慣,“臉基尼”般的防曬麵罩、“全方位防護”的長款連體(ti) 防曬衣也已登場,很多人裝備完畢,全身上下幾乎隻露出兩(liang) 隻眼睛。

  但是,如此防曬,真的正確嗎?

  過度防曬不可取

  28歲的張女士近一年來總感覺腰酸背痛,去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骨科進行了一係列檢查後,醫生排除了腰椎間盤突出等相關(guan) 疾病,判定她的症狀是由骨質疏鬆導致的。而去年,浙江一位林女士也因為(wei) 過度防曬患上了骨質疏鬆症,此事衝(chong) 上熱搜後,引發廣泛討論。

  據張女士說,她對皮膚白皙的要求很高,平時非常注意防曬,每次出門都是“養(yang) 蜂人”般的防曬裝備,甚至在室內(nei) 也會(hui) 塗抹防曬霜。在醫生的建議下,她現在出門隻塗防曬霜,“每周都會(hui) 刻意在戶外曬曬”。

  防曬主要防的是紫外線。中頻中波紫外線簡稱UVB,是波長320納米-280納米的中頻紫外線,長久照射皮膚會(hui) 出現紅斑、炎症、皮膚老化,應重點防範;低頻長波紫外線簡稱UVA,是波長400納米-315納米的低頻紫外線,長波紫外線對衣物和人體(ti) 皮膚的穿透性強,可達到真皮深處,並可對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使皮膚變黑,其對皮膚的作用緩慢,長期積累,可導致皮膚老化和嚴(yan) 重損害。

  就像植物需要陽光才能茁壯成長,人類也需要。衣物和防曬霜在阻止紫外線的同時,也抑製了UVB的能力。然而,皮膚正是在UVB的波長下合成維生素D的。假設我們(men) 在皮膚上塗抹防曬霜,就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大大下降。

  上海一項針對兩(liang) 萬(wan) 多人的調查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人群占比高達86.85%。其中18-29歲年齡組維生素D缺乏率最高,年輕女性維生素D缺乏現象非常普遍。這可能與(yu) 缺乏戶外活動,防曬過度存在密切聯係。

  事實也確實如此,黃女士最近總感覺自己睡不飽,“周末睡12個(ge) 小時都睡不醒”,半夜還經常腿抽筋,隨即去醫院的內(nei) 分泌科做了抽血檢查,發現自己體(ti) 內(nei) 的維生素D數值隻有5.7ng/ml,而維生素D正常值範圍應該在30ng/ml-100ng/ml之間。

  黃女士說自己平時對日曬是完全抵製的,每天不僅(jin) 要塗防曬霜,還穿著連體(ti) 防曬衣。“這確實讓我皮膚白了一點,但是沒想到會(hui) 讓身體(ti) 受到傷(shang) 害”。

  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病與(yu) 性病科醫師薛珂表示:過度防曬確實會(hui) 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維生素D缺乏會(hui) 造成骨量流失加劇、骨質疏鬆症,骨折發生的風險增加。

  有人可能會(hui) 說,現在市麵上都有維生素D補充劑,我不曬太陽,但是每天口服維生素D補充劑不就可以了嗎?

  對此,薛珂表示:口服維生素D並不能代替日曬合成維生素D的健康效益。有研究指出,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可以與(yu) 維生素D蛋白100%結合,而口服的維生素D隻能結合60%。“所以說,口服維生素D同時配合曬太陽才能有效補鈣。”

  維生素D的缺乏症狀往往很隱匿,如果不是通過檢查,很多人可能不會(hui) 發現自己存在維生素D缺乏。

  事實上,維生素D除了幫助鈣的吸收,還有促進皮膚細胞生長、分化及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曬太陽時,褪黑素分泌減少,可使人的情緒獲得提升,從(cong) 而增強人體(ti) 免疫力。反之則容易精神抑鬱、抵抗力下降。此外,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聯合青島市市立醫院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英國醫學委員會(hui) 內(nei) 科學》的一項研究提示,適度曬太陽可降低癡呆風險。

  如果夏季室外溫度很高,而身上捂得過於(yu) 嚴(yan) 實,很可能還會(hui) 中暑、長痱子。

  紫外線威力強 防曬很有必要

  當然,不適當的日光暴露的危害性也不容小覷,知名醫學雜誌《新英格蘭(lan) 醫學雜誌》曾刊登過一個(ge) 案例:一名有28年駕齡的卡車司機,因為(wei) 左臉靠近車窗,受到更多陽光照射,長年累月下來,左臉皺紋明顯更多,皮膚增厚且更加鬆弛,與(yu) 右臉相比老化狀況更加嚴(yan) 重。

  可見紫外線的威力:一邊光明正大地把你曬黑,一邊偷偷摸摸地把你曬老。

  過強的紫外線可以破壞皮膚的細胞,加快色素的合成,破壞皮膚的保濕作用。皮膚會(hui) 變得幹燥,真皮的彈力纖維會(hui) 被損傷(shang) ,促使細紋產(chan) 生。

  薛珂表示,過強的紫外線可能會(hui) 引起多種皮膚問題。夏季,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使皮膚本能的防禦功能增強,大量的色素顆粒集中於(yu) 表皮的基底細胞層,以抵抗紫外線的照射,這將導致皮膚變得較黑,即所謂“曬黑了”。尤其是女性,麵部往往出現許多色素斑、雀斑和黃褐斑。

  被陽光連續照射數小時後,一些人皮膚會(hui) 出現彌漫性紅斑,皮膚淺表麵的血管擴張、充血,嚴(yan) 重的會(hui) 起水皰。長期被陽光照射會(hui) 導致日光性皮炎、色素性皮膚癌等皮膚疾患。

  日光中的紫外線除了引起皮膚反應,還可導致角膜炎、視網膜炎、白內(nei) 障、眼底黃斑變性等。對患某些疾病和服用光敏藥物、食物的人群,光線照射引起的危害更為(wei) 明顯。

  此外,薛珂醫生指出:“對於(yu) 已經開始光電類醫美治療的求美者,應該更加重視防曬,防止出現治療後色素沉著。”

  如何科學有效防曬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防曬ABC原則:A——Avoid,避免被曬到,是最好的防曬;B——Block,遮擋,首選衣、帽傘(san) 等“硬防曬”;C——Cream,防曬霜,在A、B不能滿足防曬需求的時候,采用C補足。

  根據這個(ge) 原則,我們(men) 可以為(wei) 科學防曬排序:

  首先,室外活動要注意規避中午等紫外線指數高的時段。在高原、海邊、雪地、幕牆玻璃周圍等紫外線指數高的地點時,應選擇在樹蔭、建築物陰麵活動,避開高強度的陽光直射。

  如果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較強的時間和地點,要穿長袖衣物、佩戴墨鏡和遮陽帽、使用高倍數的防曬霜等。必要時,可以使用能夠防水防汗的防曬霜,同時配備噴霧型防曬產(chan) 品,方便全身及時噴塗。

  其次,正確使用遮陽傘(san) 、太陽帽和防曬衣物。這些防曬產(chan) 品都屬於(yu) 物理防曬,有效、性價(jia) 比高、可重複使用,應是我們(men) 防曬的首選措施。尤其需注意,對於(yu) 敏感肌而言,物理防曬霜比化學防曬霜更安全。

  最後,抹防曬霜需謹慎、適量。每天出門前可以看看天氣預報,如果紫外線強度不超過2,在室外也可以不塗防曬霜。選擇防曬霜產(chan) 品時要看SPF值和PA值。SPF值以數字表示紫外線照射不致傷(shang) 害肌膚的一個(ge) 時間範圍,PA以“+”個(ge) 數表示產(chan) 品防禦長波紫外線的能力。但這兩(liang) 項指標也不是越大越好,數字越大透氣性就越差,皮膚負擔就越大。至於(yu) 日常通勤,日照時間不超過半小時的話,塗低倍數的防曬霜就足夠了。

  而對於(yu) 辦公室人群而言,白天幾乎都在室內(nei) 工作,沒有超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機會(hui) 。偶爾短暫的室外活動,無須嚴(yan) 防死守。

  除了受損特別嚴(yan) 重的敏感皮膚,薛珂建議每天可以在早上10點前和下午4點後,讓皮膚直接接受太陽0.5小時-1小時的照射,這時候太陽光不“毒”,既能讓身體(ti) 接受陽光照射,又可以避免曬傷(shang) 。

  在麵部和頸部塗一些倍數較低防曬霜後,留出手臂或腿部,選擇陽光溫和的時間段進行陽光浴,會(hui) 較好保證身體(ti) 基本的日曬需要。但是,光過敏患者,正在服用磺胺類、喹諾酮類等光敏性藥物的人,最好遵醫囑做好防曬。(見習(xi) 記者陳曉)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