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中醫藥古籍整理保護項目《中華醫藏》首批成果發布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田曉航、李恒)作為(wei) 我國大型中醫藥古籍整理保護項目《中華醫藏》的首批成果,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主編、國家圖書(shu) 館出版社出版的《中華醫藏·養(yang) 生卷》13日在國家圖書(shu) 館發布。
記者在發布儀(yi) 式上了解到,《中華醫藏·養(yang) 生卷》遴選收錄了《遵生八箋》《養(yang) 生月覽》等為(wei) 代表的74部養(yang) 生典籍,在版本選擇上力求精善,兼顧學術價(jia) 值性與(yu) 藝術代表性,充分展示中醫藥養(yang) 生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介紹,《中華醫藏》是以中醫藥古籍原書(shu) 影印為(wei) 基礎,集保存、傳(chuan) 承、整理、利用為(wei) 一體(ti) 的中醫藥古籍再生性保護項目。從(cong) 2010年起,在原文化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下,國家圖書(shu) 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組織全國專(zhuan) 家學者開展了大量調研工作,從(cong) 1.3萬(wan) 種中醫藥古籍中遴選古籍元典2289種擬作影印出版。2018年,財政部正式將《中華醫藏》列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立項資助,全國28家單位、34個(ge) 課題組近千人參與(yu) 這一項目,200餘(yu) 家古籍館藏機構支持項目實施。
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jia) 值、思想智慧和生命健康知識。《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典籍研究利用,編撰中華醫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提出,梳理挖掘古典醫籍精華,推動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中華醫藏》首批圖書(shu) ‘養(yang) 生卷’的發布,標誌著《中華醫藏》編纂出版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餘(yu) 豔紅說,“我們(men) 要以此次首批圖書(shu) 發布為(wei) 契機,不斷做好中醫藥古籍的傳(chuan) 承挖掘,為(wei) 中醫藥事業(ye) 振興(xing) 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中央宣傳(chuan) 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guan) 司局、國家圖書(shu) 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山東(dong) 中醫藥大學相關(guan) 負責同誌,以及專(zhuan) 家代表、各類目負責人、館藏機構代表等80餘(yu) 人參加了發布儀(yi) 式。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4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